浮山昔飞至,与罗合其巅。
严冬树色改,青松耀红鹃。
不种自生植,屡伐常苍然。
我病不暇耕,行复观我田。
呼扶偃蹇后,倩护龙钟先。
僮客四面集,畦畽相勾连。
敢云岁晏休,翻犁趁晴暄。
民政今古殊,忧乐岂异源。
收身卧荒刹,朗月前夜圆。
鹊懒附枝静,鼯饥嗅床空。
为农悔不早,时发棹歌旋。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自罗浮行田宿华严寺》是宋代叶适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浮山昔飞至,与罗合其巅。
过去,我曾飞越浮山,与罗山相遇于山巅。
严冬树色改,青松耀红鹃。
严寒的冬天,树木的颜色发生变化,青松树闪耀着红色的枝叶。
不种自生植,屡伐常苍然。
无需人工种植,自然而然地繁茂生长,但屡次被砍伐,依然苍然而立。
我病不暇耕,行复观我田。
我因病无法务农,但仍然出行,观看自己的田地。
呼扶偃蹇后,倩护龙钟先。
呼唤着助手,帮助我步履蹒跚,但我仍然保护着我钟爱的田地。
僮客四面集,畦畽相勾连。
农田周围聚集着农民和佣人,田地与田地之间相互连接。
敢云岁晏休,翻犁趁晴暄。
敢说岁月已经晚了,休息吧,翻开犁耕作吧,抓住晴朗的早晨。
民政今古殊,忧乐岂异源。
时代的民政治理今古不同,忧愁与快乐岂是有不同的根源。
收身卧荒刹,朗月前夜圆。
退隐于世,躺卧在荒凉的寺庙,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前夜的圆满。
鹊懒附枝静,鼯饥嗅床空。
鹊鸟懒散地停在树枝上静静观望,松鼠饥饿地嗅着空草席。
为农悔不早,时发棹歌旋。
为了农业而懊悔没有更早行动,现在是时候发出激扬的歌声,让时光旋转。
这首诗词以作者亲身经历的农田和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农业、自然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和感慨。作者在农田中感受到生命的循环和农民的艰辛,对自然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描绘。诗词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农田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诗词传递出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主题,呼唤人们珍惜自然、珍惜时光,并反思生命的意义。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