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养经年汞未收,病身还向急时求。
道人别觅安炉地,今夜潮平下馆头。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众议留李师炼丹既而不果》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士李师炼丹的故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人们对于长期追求却未能达成目标的无奈和苦闷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火养经年汞未收,
病身还向急时求。
道人别觅安炉地,
今夜潮平下馆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火炼丹药为背景,表现了李师炼丹多年未果的遭遇。诗中的“火养经年汞未收”意味着他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未能将汞炼制成丹药的材料。面对疾病的折磨,他不得不在危急时刻求助于丹药的奇效,也反映了他对于救命之物的迫切需求。然而,他却无法找到一个安全的炉子来继续炼制丹药,因此诗中呼吁道士不要再寻找炼丹的地方。最后两句“今夜潮平下馆头”,通过描绘夜晚潮水平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冷静和无奈。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凄凉的意境展现了李师炼丹的心路历程。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李师无果的境地,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他长期追求但未能达成目标的失落和困惑。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带有一种冷峻的氛围,与李师炼丹的厄运相呼应。整首诗以一种凄清的笔调,传达出人生中努力奋斗却最终落空的苦涩情感,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思考。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