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当三春,名花不易得。
百年等寻丈,不博千乘国。
野人三十本,强卖青铜百。
应怜跗蘤为薪米迫。
移栽向明阳,妃媛俨行列。
土膏合根性,功用成宿昔。
除香出浅紫,泣露轻脉脉。
含愁欲谁诉,折去情更惜。
方求蔽芾阴,未受搔擢厄。
嗟余自羁旅,何以慰新客。
殷勤深夜来,少待山月白。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新移瑞香旧曾作文忘之因今追忆去》是宋代叶适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一株瑞香花的移植和变迁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新移瑞香旧曾作文忘之因今追忆去,
新移植的瑞香曾经写过文章,现在因为忘记了,所以回忆起过去。
一株当三春,名花不易得。
这株瑞香花开了三个春天,名闻遐迩,不容易得到。
百年等寻丈,不博千乘国。
百年的时间去寻找它的丈夫,但并没有得到千乘国的荣华富贵。
野人三十本,强卖青铜百。
野人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只卖出一百两青铜。
应怜跗蘤为薪米迫。
应该同情这瑞香花的根茎,它为了生存只能当作柴米被迫出售。
移栽向明阳,妃媛俨行列。
移植到明亮的阳光下,它的姿态庄重与妃媛相似。
土膏合根性,功用成宿昔。
土壤的养分使它的根系健壮,它的功用传承了往昔。
除香出浅紫,泣露轻脉脉。
除了花香之外,还有淡紫色的花瓣,露水滴落颤动。
含愁欲谁诉,折去情更惜。
心中充满忧愁,却无人可诉说,摘下花朵更是舍不得。
方求蔽芾阴,未受搔擢厄。
只希望在草木的阴凉处得到遮掩,没有受到伤害和摧残。
嗟余自羁旅,何以慰新客。
作者深感自己是个流离失所的旅人,不知如何安慰新的主人。
殷勤深夜来,少待山月白。
深夜里殷勤地来,不久就会等到皎洁的山月。
这首诗词以描写瑞香花为主线,通过对花的移植、变迁和生存状况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现实的思考。瑞香花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它曾经有过辉煌和荣耀,但如今却被遗忘和辜负。这首诗通过对花的形象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透露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有对过去的珍惜和怀念,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深思。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