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颜尚书知泉州》

听履星辰最上头,一麾得请暂南州。
高风凉凛凛推前辈,政路骎骎却倦游。
地近枌榆同衣锦,天低雨露密承流。
只今廊庙须公等,燕寝凝香莫久留。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颜尚书知泉州》是宋代虞俦所作,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表达了对颜尚书离去的送别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到了履星辰最高处,一声招呼邀请暂时停留在南州。清凉的高风推动着前辈的身影,政治之路虽然疲惫,却不停地游历。这片土地近枌榆树,与锦衣相伴,天空低垂着雨露,密密地滋润着这片大地。如今廊庙中需要您这样的公仆,燕寝中的芬芳不要久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颜尚书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颜尚书离去的祝福之情。

诗词开篇以"履星辰"之音,暗示了颜尚书所追求的崇高目标和远大抱负。"一麾得请暂南州"表达了对颜尚书的邀请,并表明作者对他的欣赏和敬重。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颜尚书在政治道路上的辛勤努力,他身上的风采和前辈的身影在高风中清晰可见,这也暗示了他的政治才华和成就。"政路骎骎却倦游"则表达了颜尚书在政治之路上的辛劳和疲惫。

接着,描绘了泉州的自然环境。"地近枌榆同衣锦"形象地描绘了泉州的繁华景象,枌榆树代表着繁茂的树木,衣锦则象征着富饶和繁荣。"天低雨露密承流"则表达了大地得到了充足的雨露滋润,寓意着泉州的物产丰富。

最后两句表达了廊庙和燕寝对颜尚书的需要,廊庙需要他这样的公仆来辅佐朝政,燕寝中的芬芳则象征着君主的庇佑。"燕寝凝香莫久留"寓意着作者对颜尚书的劝告,希望他不要久留,早日履行自己的使命。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作者对颜尚书的敬佩和送别之情,又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泉州的繁荣和美好,以及对颜尚书在朝政中的重要性的强调。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使诗词更具意境和内涵。

  • 《题鹿田西寺壁》

    为从吏隐招提宿,相望城中隔几尘。云暗雨来疑是晚,山深寒在不知春。锄松得石添幽径。接竹通泉隔近邻。此去又寻三洞约,初平应怪我来频。

  • 《颂古一百则》

    不妨行细输先手,自觉心粗愧撞头。局破腰间斧柯烂,洗清凡骨共仙游。

  • 《关下早行》

    轧轧推危辙,听鸡独早行。风吹宿霭散,月照华山明。白首东西客,黄河昼夜清。相逢皆有事,唯我是闲情。

  • 《满庭芳(妓女)》

    初绾云鬟,才胜罗绮,便嫌柳陌花街。占春才子,容易托行媒。其奈风情债负,烟花部、不免差排。刘郎恨,桃花片片,随水染尘埃。风流,贤太守,能笼翠羽,宜醉金钗。且留取垂杨,掩映厅阶。直待朱轓去后,从伊便、窄袜弓鞋。知恩否,朝云暮雨,还向梦中来。

  • 《和陶悲从弟仲德韵哭陈泽民》

    年来朋旧少,大半已雕零。人物如吾子,共谓上青冥。行年才五十,叹惜负平生。忆子初见我,我意已先倾。爱子器识远,伫子功业成。纵不登要路,亦必享遐龄。贰邑曾未久,早已闻政声。方将脱选调,荣养娱亲庭。天公亦何事,于此独无情。一旦弃我去,不复见仪形。痛伤风月夜,空对

  • 《太常引 速可行治具》

    忍寒搜句意何如。正因我、腹焦枯。茶灶火慵嘘。高阳侣、元非姓卢。佳章联叠,新醅寥落,飞梦绕兵厨。新酿取来无。要亲与、梅花饯途。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