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底千金润,尊前一笑真。
名蓝寻入社,家事岂关身。
丈室空天女,凌波悼洛神。
鹿门携手后,还有姓庞人。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挽承事汤公诗》
中文译文:
屋底千金润,尊前一笑真。
名蓝寻入社,家事岂关身。
丈室空天女,凌波悼洛神。
鹿门携手后,还有姓庞人。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所写的《挽承事汤公诗》。诗中表达了对已故的汤公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活与人事的深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汤公的敬意和思念之情。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屋底千金润",表达了汤公的崇高品德和高尚地位,他在世时给予他人的关怀和帮助就如同珍贵的财富。接着,"尊前一笑真"表达了诗人对汤公仁慈和宽厚的印象,他的微笑真诚而温暖。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以自己的立场谦逊地表达了对汤公的思念之情。"名蓝寻入社,家事岂关身"表明诗人虽然有志于在名利场中谋求一席之地,但他深知追求名利与家庭事务无关,与汤公的高尚品德也无法媲美。"丈室空天女,凌波悼洛神"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将妻子比作了神仙和洛神,而自己则如凌波之悲,形容了作者对妻子的无尽思念和哀伤之情。
最后两句"鹿门携手后,还有姓庞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希望。"鹿门"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仙境,"携手"则寓意着与妻子在来世相聚,而"姓庞人"则是指诗人期待有一个姓庞的人能够继续传承汤公的美德。
整首诗表达了对汤公的景仰和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这首诗凝练而含蓄,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让读者在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和家庭的思考。
远山浓淡几无影,远树高低略带行。不是模糊并纸败,无人知是米元章。
屈子沈渊日,年年旧俗忙。佳人夸彩缕,稚子竞新裳。铙鼓喧渔步,杯盘列象床。山翁独无事,燕坐只焚香。
湘东股肱守,心与帝乡期。舟楫中途蹇,风波复来思。嘉我常联翼,金貂侍玉墀。迹参前马圣,名缀鬻熊师。寒暑一何速,山川远间之。宁知洞庭上,独得平生时。精意微绝简,从权讨妙棋。林壑为予请,纷霭发华滋。流赏忽已散,惊帆杳难追。送君在南浦,侘傺投此词。
到底不能成一曲。
旷野杳无际,孤舟齐鲁间。河流东下险,天气北来寒。古道苍烟迥,长亭落照间。微茫云水外,一点是梁山。
逗晓褰帏著彩衣,忽惊庭户有光辉。缓将柏叶随觞举,细看梅花伴雪飞。阿堵无心来润屋,诗仙有句到柴扉。酒酣笑共儿曹说,去岁如今归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