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寄人间,萍泛无休日。
撑肠五千卷,岂乏济时术。
富贵不可期,惆怅难再述。
日暮倚庭梧,寒风听萧瑟。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倚梧叹》是宋代杨冠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发人寄托于人间,漂泊无定之日不断。拥有肆意的阅读,岂会缺乏应对时事之智慧。富贵荣华无法预期,悲叹难以再次述说。日暮时分倚靠庭院的梧桐,寒风中聆听草木的萧瑟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之情。诗人已经年老,感叹自己在人世间的虚度岁月,流离失所,没有安定的日子。然而,他通过广泛的阅读,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智慧,能够应对时事变化。尽管如此,诗人认为富贵和命运的荣华并不可预测,而他内心的惆怅也难以用言语再次表达。在日暮时分,他倚靠在庭院的梧桐树下,聆听寒风中草木的萧瑟声,思考着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赏析:
《倚梧叹》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自己年老的描绘,展现了人生无常和光阴易逝的主题。他将自己的经历与内心的惆怅相结合,表达了对富贵和命运的不可预知性的思考。通过描述日暮时分倚梧树的景象,诗人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抒情效果。整首诗以一种淡然的态度,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使读者在细腻的情感笔触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流逝。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