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米作珠玑,麻姑已仙去。
沧海变桑田,乾坤自今古。
我来访灵踪,日落青山暮。
玉殿琐清秋,霞裾隔烟雾。
户外黄冠师,三问三不顾。
骑麟翳凤凰,笑指虚无路。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秋日麻姑山》是杨冠卿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日麻姑山
掷米作珠玑,
麻姑已仙去。
沧海变桑田,
乾坤自今古。
我来访灵踪,
日落青山暮。
玉殿琐清秋,
霞裾隔烟雾。
户外黄冠师,
三问三不顾。
骑麟翳凤凰,
笑指虚无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色,以及诗人对于神话中的麻姑仙女和仙境的想象。诗人通过诗意的描绘,展示了自然和神秘之间的联系。
诗的开篇以"掷米作珠玑",传达了诗人视麻姑山为珍宝,希望将自己的思绪化作珍贵之物的意境。接着,诗人表达了麻姑仙女已经升仙归去的情景,用"沧海变桑田,乾坤自今古"来形容麻姑的离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宇宙的恒久不变。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前往麻姑山探访的心情,描述了太阳落山时青山的美景。"玉殿琐清秋,霞裾隔烟雾"描绘了麻姑山上的宫殿和烟雾缭绕的景象,展示了仙境的神秘之美。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一个黄冠师(可能是道士)在户外的场景,他向黄冠师提问,但黄冠师三次都没有理会。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世俗的追求,但却得不到回应的无奈。
最后两句"骑麟翳凤凰,笑指虚无路"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世俗的向往和对于现实世界的嘲讽。诗人以幻想的动物——麟和凤凰,来象征理想中的仙境,然而,他们只是笑指着虚无的道路,无法真正抵达。
整首诗以秋日的景色和对麻姑山的遐想为背景,通过描绘仙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现实局限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富有意境的描写手法,展现了宋代诗人杨冠卿独特的艺术风格。
皇文既举,庆礼告虔。笔自宫闱,格于幅员。子称母寿,母谓子贤。陟降在兹,隆名际天。
百练青铜圆又小。平平正吐灵耀。向人前、相对相观,别辨容颜分晓。好丑*妍并老少。尘凡一齐勘校。彼此假中来,怎生通内貌。别有辉辉亲密要。焕心镜、主玄妙。偏能会、显古腾今,又能鉴、从前虚矫。艳艳光辉宜自*。把当初、性珠返照。里面得全真,永明明了了。
万户千门到者稀,一挨一拶在临时。威音那畔真消息,不是知音莫与知。
白衣苍狗变浮云,过眼纷纷不可论。晚岁逢迎真耐久,青山相对两忘言。
倴僝将军约早回,楚材相国更频催。江东将相真如虎,去报胡雏莫过来。
鸡鸣上马过河桥,何异东都赴早朝。红日已高犹熟寝,比君殊未得逍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