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正余音隐小成,咿哇嘈囐彼何荣。
数声睆彼迁乔语,一洗纷纷百口鸣。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和咏莺》是宋代廖行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的余音隐约地传来,咿咿呀呀的声音中又何其欢腾。几声婉转的鸟语传到迁徙的乔鸟那里,一下子洗去了纷纷嘈杂的百鸟鸣叫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清晨的宁静和鸟儿鸣唱的美妙。作者以雅致的语言描绘了早晨的景象,突出了鸟儿歌唱的动听和欢快。鸟儿的歌声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还能洗净心灵中杂乱的思绪,带来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
赏析:
《和咏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鸟儿鸣唱的美景。首句以“雅正余音隐小成”形容清晨的余音,使读者感受到朝阳初升、宁静空气中余音的回荡。接着,咿咿呀呀的声音象征着鸟儿的欢腾,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氛。第三句“数声睆彼迁乔语”,通过迁徙的乔鸟听到几声婉转的鸟语来表达鸟儿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最后一句“一洗纷纷百口鸣”,用洗去百鸟鸣叫声的形象描述了鸟儿歌唱之美,也暗示了鸟儿歌声的纯净和高雅。
整首诗词通过对鸟儿的歌唱描写,传递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宁静祥和的向往。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一片宁静的净土。
层层楼阁捧昭回,元是钱王旧战台。山色不随兴废去,水声长逐古今来。年光似月生还没,世事如花落又开。多少英雄无处问,夕阳行客自徘徊。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广陵河上路,炀帝昔曾过。不见琼花发,犹传《玉树》歌。台荒衰柳在,宫废乱萤多。欲问前朝事,悲风起夕波。
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或是或非尘里事,无穷无达醉中身。五陵年少夸豪举,寂寞诗家戴叔伦。
满合圆如玉箸匀,一开喜气顿生春。非君与我谁知味,俗客惟夸嗜八珍。
明艳注秋波。轻松绾髻螺。怕逢人、先敛双蛾。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梁绕忆清歌。兰舟肯再过。为他垂泪染香罗。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