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舟湖头烟水昏,假榻邮传犹柴门。
可能濁酒浇客吻,莫厌明月撩诗魂。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书湘阴驿壁》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湘阴的驿站墙壁上书写,
朝霞中湖面上的烟雾迷漫,
卧榻上假寐时,邮件传递的声音依然有,
仿佛柴门的敲击声。
也许,是因为过度饮酒而模糊了客人的吻,
但请不要厌弃那明亮的月光,它撩拨着我的诗意和灵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湘阴驿站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表达了对诗意和灵魂的追求。
首先,诗人以湘阴驿站作为背景,描绘了湖面上朝霞中烟雾的迷漫景象。这种景色给人一种朦胧、幽静的感觉,仿佛与尘世隔绝,进入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其次,诗人描述了自己卧榻上的情景,邮件传递的声音让他回想起柴门的敲击声。这里的柴门象征着平凡的日常生活,而邮件的传递则是一种信息的流动,代表着外界的联系和信息的传递。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寥和对外界联系的渴望。
接着,诗人提到可能是因为过度饮酒,模糊了客人的吻。这句诗意味深长,可以理解为作者在追求诗意和灵魂的过程中,可能会被物质的享受和世俗的纷扰所迷惑,导致内心的追求受到阻碍。
最后,诗人呼吁读者不要厌弃明亮的月光,它象征着纯洁和清明。明月撩拨着诗人的诗意和灵魂,是他追求真理和美的动力源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读者的期望,希望读者能够珍惜并追求内心的诗意和灵魂之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湘阴驿站的景色为背景,以诗人的心情为线索,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表达了对诗意和灵魂的追求,以及对清新和纯洁事物的向往。它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追求,同时也鼓舞人们追寻内心的美好和真理。
宜阳小儿身姓窦,弟为佣,姊为后。山中岸崩压不杀,自言相有封侯法。朝上书,夕召见,生不记家犹记县。眼前喜极翻作悲,一朝富贵从天来。左图书,右宾友,兄弟贤名世希有。古来宠禄易骄奢,今人尚忆贫时否?
今日山翁自治厨,嘉殽不似出贫居。白鹅炙美加椒後,锦雉羹香下豉初。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平生责望天公浅,扪腹便便已有余。
鬓非丝素白,颜是酒争红。献瑞吾无与,哦诗且课功。要携藜杖出,安得冻泥通。事已空梁苑,公今亦醉翁。
涂路波吒数十州,传言送语当风流。不知脚下泥生刺,蹋著锥人脚指头。
引水穿风竹,幽声胜远溪。裁衣延野客,翦翅养山鸡。酒熟听琴酌,诗成削树题。惟愁春气暖,松下雪和泥。
笼籦截数尺,标置能幽绝。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