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学心端不论材,吁嗟媒禄漫梯阶。
岁寒万木多摧折,凛凛乔松不可理。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和宗秀才惠诗七首》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与官职之间的关系以及岁月变迁的思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正学心端不论材,
吁嗟媒禄漫梯阶。
岁寒万木多摧折,
凛凛乔松不可理。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学问与功名之间的关系。诗中,作者表达了他的观点,认为正直的学问和才能应该是独立的,不应该与功名利禄相混淆。他感叹说,现实社会中,功名利禄的诱惑充斥着各个层面,让人为了名利不择手段。而岁月的变迁使得许多有才华的人在世俗的冲击下摧折,但仍有一些高尚的人如同高大的松树般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的干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学问与官职之间关系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正直、高尚品质的赞美。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功名利禄与正直的学问和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以岁寒万木折与乔松不可理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世俗的冲击与高尚品质的坚守之间的矛盾。通过这种对比,诗词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于道德价值的关注。
整首诗词简洁明快,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味。作者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句,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词不仅在诗意上具有启发和思考的价值,也在形式上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深厚才华。
古今三绝。唯郑国三良,汉家三杰。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三君清节。争似一门三秀,三子三孙奇崛。人总道,赛蜀郡三苏,河东三薛。欢惬。况正是,三月风光,好倾杯三百。子并三贤,孙齐三少,但笃三馀事业。文既三冬足用,名即三元高揭。亲朋庆,看宠加三锡,礼膺三接。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三界无家是出家,岂宜拊凤睹新麻。幸生白发逢今圣,曾梦青莲映玉沙。境陟名山烹锦水,睡忘东白洞平茶。喜擎绣段攀金鼎,谢脁馀霞始是霞。
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