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又次王恭叔韵》

人为天地最灵物,野卉无情犹若此。
石间薜荔水昌阳,卷柏生崖并葛藟。
是皆草中号长久,未见县空解葩蘂。
柯叶不改耐岁寒,土著青松那可拟。
不须丹砂访葛洪,毋用仙方传李耳。
未知此种谁为传,乌有先生子虚子。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又次王恭叔韵》是宋代楼钥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的赞美和思考,并通过对比人与自然的存在状态,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人为天地最灵物,
野卉无情犹若此。
石间薜荔水昌阳,
卷柏生崖并葛藟。

是皆草中号长久,
未见县空解葩蘂。
柯叶不改耐岁寒,
土著青松那可拟。

不须丹砂访葛洪,
毋用仙方传李耳。
未知此种谁为传,
乌有先生子虚子。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与自然界中花草、树木的对比,展示了人类作为天地灵物的特殊性。诗词开篇即表达了人类在天地间的独特地位,暗示人类拥有与众不同的智慧和灵性。

接下来,诗词以自然界中的野草野花为例,指出它们虽然没有情感和意识,却能顽强地生长。作者通过这种对比,暗示人类应该像野草一样,坚韧不拔地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然后,诗词描绘了石间的薜荔和水边的昌阳,以及卷柏和葛藟共同生长的崖岩。这些景象都是大自然中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植物,它们的存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接着,诗词提到了柯叶和青松。柯叶是松树的枯叶,寒冬时依然不凋零,象征着坚强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土著青松则被提到,强调了它们的独特和无可比拟的价值。这些形象都反映了作者对坚韧和毅力的赞美。

最后两句提到了丹砂、葛洪和李耳等神仙和传说中的人物。诗词表达了不需要依靠神仙或仙丹,也不需要仙方和传说中的药物或秘术,人类自身就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两句也提到了乌有先生和子虚子,这些名字是虚构的,表示作者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探索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的描写,以及与人类的对比,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作者通过赞美自然界中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人类的独特性,表达了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反思。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踏莎行 咏烧香》

    身是香炉,心同香子,香烟一性分明是。依时焚*透昆仑,缘空香袅呈祥瑞。上彻云霄,高分真异。成雯作盖包玄旨。金花院里得逍遥,玉皇

  • 《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

    穠李四弦风拂席,昭华三弄月侵床。我无红袖堪娱夜,正要青奴一味凉。

  • 《过废江宁县(王昌龄曾尉此县)》

    县前水色细鳞鳞,一为夫君吊水滨。漫把文章矜后代,可知荣贵是他人。莺偷旧韵还成曲,草赖馀吟尽解春。我亦有心无处说,等闲停棹似迷津。

  • 《鼠莽草》

    闻有一草名鼠莽,食之随死不可医。非惟自己爱毒烈,辄使妻儿常号悲。本图将此报私忿,不知官府诚难欺。人生乐国岂易得,轻命如此何愚痴。县令惭无功及民,徒有勤恳形诸辞。后来有问谁为此,但道东阳田家儿。

  • 《浪淘沙 拟遗山 浙江秋兴》

    红叶满青山。*映溪湾。柴门鸡犬白云间。江上草堂尘不到,老子心闲。霜后橘兰斑。篱菊香残。夕阳回首一冯阑。世事悠悠吾老矣,且放杯

  • 《寄白学士》

    自掌天书见客稀,纵因休沐锁双扉。几回扶病欲相访,知向禁中归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