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酌孤山园里梅,至今魂梦忆花开。
纖腰冷逼江烟瘦,素脸全疑晓雪催。
南国相逢心恅愺,西湖遥想月徘徊。
惜无妙语酬佳丽,赖有诗仙凤阙来。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朱叔赐来自都城云梅已放因思每岁饮赏之乐》是宋代李洪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曾经在孤山园里品饮过梅花,至今仍然在梦中回味花开的美景。苗条的腰身冷冷地逼近江烟瘦弱,洁白的脸庞仿佛被早雪所催。在南国相遇的心情是真挚而愉悦的,在遥远的西湖想起月光徘徊。遗憾的是没有妙语来回应美丽的佳丽,幸好有诗仙凤阙前来相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梅花的忆怀与思念,以及对美景和美人的赞美之情。梅花是冬季中的瑰宝,即使过去了许久,作者仍然在梦中回味着梅花的芬芳和美丽。作者描述了一个苗条而冷峻的女子,她的腰身冰冷而纤细,脸庞洁白如雪,给人一种清冷高雅的感觉。在南国的相遇让作者心情愉悦,而在遥远的西湖,作者则陷入对月光的遐想。然而,作者感到遗憾的是自己无法找到妙语来回应美丽的佳丽,但幸好有诗仙凤阙来到他面前,用诗词来表达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美景和美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受。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寄托了坚韧和坚持的象征,它在寒冷的冬季中独自绽放,给人以生命的力量和希望。梅花成为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恋和回忆的象征。同时,作者通过对女子的描绘,表达了对冷艳美丽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女子的冷峻和高雅与梅花的坚韧和美丽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诗词的意境。作者在南国的相遇带给他愉悦的心情,而对西湖和月光的遐想则增添了诗词的浪漫情调。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美丽佳丽的遗憾,但也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自信,因为有诗仙凤阙前来相赠,使得作者能够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美景和美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抒情描写,诗词呈现出一种温婉、清新而具有浪漫情怀的意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旭日高槐啼欲断,午风深竹弄还长。莫言绝域如天外,犹有莺声似省廊。
急雨颠风花信早。枝枝叶叶春俱到。何待小桃方悟道。休迷倒。出门无限青青草。根不覆藏尘亦扫。见精明树唯心造。试借疑情看白皂。回头讨。灵云笑杀玄沙老。
飒沓睢阳涘,浮游汉水隈。钱飞出井见,鹤引入琴哀。李陵赋诗罢,王乔曳舄来。何当归太液,翱集动成雷。
侠客重恩光,骏马饰金装。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转战磨笄地,横行戴斗乡。将军占太白,小妇怨流黄。騕褭青丝骑,娉婷红粉妆。一春莺度曲,八月雁成行。谁堪坐秋思,罗袖拂空床。
小栏培土待重阳,雨洗金钱未肯忙。终藉九秋扶正色,谁能三嗅为清香。陶潜属意空诗好,胡广随缘却寿长。古昔风流无处问,碎花浮泛一尊黄。
苦恨红梅结子,生憎榆荚悠悠。解送十分春色,能添万斛新愁。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