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谒皇甫清虚》

五湖四海仰仪形,道貌天真孰可名。
偶泛仙舟来泽国,回先生后见先生。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谒皇甫清虚》是宋代诗人李洪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主人公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一种追求真诚和高尚品质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五湖四海仰仪形,
道貌天真孰可名。
偶泛仙舟来泽国,
回先生后见先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崇高的情感向皇甫清虚致敬,向他致以最高的敬意。皇甫清虚被描述为一个具有道德高尚和真诚品质的人,他以真实、天真和纯洁的态度对待世界。

首句“五湖四海仰仪形”传达了主人公的声望和影响力,他的美德和道德风范超越了地域和国界。这种影响力不仅仅是表面的,而是建立在他作为一个仰慕对象的崇高品质之上。

接下来的两句“道貌天真孰可名”表达了主人公的真诚和纯真。他的道德品质是真实而天真的,无法用言语来称颂和形容。这种真诚和纯真是他与众不同之处的体现,也是他深受人们敬仰的原因。

接下来的两句“偶泛仙舟来泽国,回先生后见先生”描述了主人公的经历。他偶然乘坐仙舟来到这个国度,见到了皇甫清虚。这里的“仙舟”可能是隐喻,表示主人公以一种超凡脱俗的方式来到这个国度,以他的真诚和高尚品质与皇甫清虚相遇。

整首诗词通过对主人公的赞美,表达了对真诚和高尚品质的追求。它提醒人们在追求名利和功利的社会中,要保持真诚和纯真的品质,以及对道德和美德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崇敬,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金缕曲》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穷瘦,曾不减,夜郎孱愁,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北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薄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行成稿。把空名,料

  • 《浣溪沙》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沈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

  • 《憩栖霞僧房》

    昔人卧亦游,吾今游亦卧。适来眼底山,知从梦中过。

  • 《句》

    轩窗眼界开。

  • 《《虔州八境图》八首》

    使君那暇日参禅,一望丛林一怅然。成佛莫教灵运後,著鞭从使祖生先。

  • 《送邑宰丁溉之解任置酒取别因赋示》

    古道转悠悠,送君那值秋。恶怀醒似醉,苦语去难留。镫雨今宵酒,帆风明日舟。从今梦相见,老眼在心头。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