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忆昨王师北渡江,山东豪杰已争降。
衔枚夜雪俄平蔡,斫树明书果死庞。
志士裹尸须马革,旧官祭灶熟羊腔。
老奸牖下终何幸,远愧睢阳庙食双。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诗意:
这首诗是李洪在宋代写的,描绘了淮上乱局后的景象。诗人回忆起过去王师北渡江的情景,山东的豪杰们已经纷纷降顺。在这个动荡的时期,诗人描述了屈指可数的志士们执着于追求理想,不顾生死,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忠诚和牺牲精神使得人们敬佩不已。然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悲凉之情,对于那些老奸巨猾之人却仍然能够安享晚年,而自己远离睢阳庙,过着艰苦的生活,感到自愧不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的景仰和敬意。诗人通过衬托他们的牺牲精神,凸显了自己的无奈和悲凉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豪杰的降顺与志士的忠诚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志士们的价值与意义。同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富豪的痛惜,以及对自己命运的忧虑和自责之情。这种对于时代的批判和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共鸣。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和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的景仰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悲凉之情。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共鸣,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 《登蜀阜二首》

    西风吹步上云衢,万竹深围一草庐。分付儿童勿轻剪,蜀溪风月正关渠。

  • 《挽伯父二首》

    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营。论事丝弦直,存心镜面平。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

  • 《喜雨诗》

    祷旱何妨抵死求,分明在处有神湫。只消一念精诚格,立使风雷布九州。

  • 《绍兴祀九宫贵神十首》

    灵鉴匪远,诚心肃祗。是孙是享,俎实孔时。礼行乐奏,肸乡是期。云车风马,神其燕娭。

  • 《王羲之》

    人物风流世所推,操持议论每清奇。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

  • 《斋宿净明寺小饮易安斋口占》

    净明斋宿近初庚,西蜀东吴一世英。行径九盘山荦确,流泉百折玉琮琤。频飞兕斝颜俱渥,细听犀谈座为倾。觞咏直多幽兴足,未应不饮似公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