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簇墙阴绿正繁,不依朱户傍雕栏。
竹光苔色深相映,只许閒人静处看。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庭草》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庭院中一簇葱翠茂盛的草木,以及竹子的光彩和静谧之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簇墙阴绿正繁,
不依朱户傍雕栏。
竹光苔色深相映,
只许閒人静处看。
诗意:
《庭草》通过描绘庭院中茂盛的草木和竹子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绿意盎然的墙阴、不依傍着雕栏的草木,以及竹子独特的光彩和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宁静、恬淡和舒适的氛围,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环境的追求。
赏析:
《庭草》以简洁而精美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感和诗人的情感。诗中的"一簇墙阴绿正繁"形象地描绘了庭院中郁郁葱葱的草木,墙阴的绿色更显得浓翠欲滴。草木不依附在朱红的窗户或精雕细刻的栏杆旁,而是独立自主地生长,展示了自然之美的自由和纯真。接着,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竹子的光彩与苔色进行了深刻的相映,形成了一种和谐而美丽的画面。最后一句"只许閒人静处看"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强调了诗意的静谧与恬淡。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宁静,传递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它唤起读者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和宁静环境的向往,引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思考。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