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春事》

春事动勾芒,閒行嗅嫩芳。
人无前日兴,花有旧时香。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春事》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事情正在发生,勾勒着生机勃勃的景象。漫步其中,闻到了芬芳的气息。人们无法重拾昨日的兴致,而花儿却保留着昔日的芬芳香气。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现了春天的鲜活和花朵的芬芳。姜特立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循环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比。

诗中的“春事”指的是春天的景象和气息,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代表着春天的一切事物。诗人以“动勾芒”来形容春事,意味着春天的景象充满生机和活力。

诗人通过“閒行嗅嫩芳”描绘了一个闲适的场景,暗示诗人在春天的美丽中自在地漫步,感受到了花朵的芳香气息。这句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敏感和对花香的追求。

接着,诗人用“人无前日兴,花有旧时香”来对比人与花的不同。人们无法回到过去的兴致,但花儿却保留着昔日的芳香。这句诗意味深长,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差异。人们的欢愉和情感是有限的,而花朵的美丽却可以被时间长久地保留。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景象和人与自然的感悟。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恒久不变,以及人类的有限和变化。这首诗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和岁月的思考。

  • 《题淡山岩》

    我闻淡山之岩深且幽,崆嵌邃窦堪寻搜。释龛剥落气尚古,龙象□徙初谁谋。神仙窟□信有□,功出天造非人侔。谽谺磥砢骇未见,石壁字隐苔侵锼。又灵畴昔莫□秘,巨蟒岂得於中留。吟来珠玑重满把,我幸蜡屐欣从游。

  • 《送无作上人之四明》

    老子穷通听我吟,山中惟有我同心。数茎白发惊年老,几度青灯恋夜深。冰锁蛟龙盘大泽,云遮兰蕙托幽林。道行亦自东浮海,海国清风引梵音。

  • 《润州听暮角(一作晚泊润州闻角)》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 《挽王平甫》

    今日临风泪,潇潇似绠縻。空怀徐稚絮,谁立郑玄碑。无力酬推毂,平时愤抵巇。何人知枉状,路粹岂能为。

  • 《冬夜寓直》

    落月半侵窗,蛩声寒到床。羇人不堪此,梦後夜仍长。结衣出庭户,河汉正苍凉。浮阴暝四野,来雁不知行。陈物悲暮节,畏途怀故乡。十年泥滓贱,半生靴板忙。岂不志事功,筋骸难自强。壮毛抽寸霜,烈胆磨尺钢。素尚竟谁许,行歌追楚狂。

  •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汀鹭》

    食鱼日已晚,矫翼烟际还。不与鴈鹜竞,风标亦自闲。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