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寸土如寸金,屋上莳花亦良苦。
因思离宫与别馆,南至九崇北鄠杜。
东西延袤八百里,桥梁褭空七百柱。
伤哉好大荒主心,岂识世间蓬筚趣。
一邱一壑吾辈事,随分园池何用许。
我今度地山一隅,栽柳栽花已无数。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因见市人以瓦缶莳花屋上有感》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这首诗以市井之景为题材,通过描绘屋顶上种植花卉的市民,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在狭小环境中追求美好的努力的赞叹和感慨。
诗中没有具体的原文内容,但从题目和描述中可以推测,诗人观察到城市中人们在屋顶上利用瓦缶种植花卉的情景。他首先提到城中的土地价值如同黄金一般珍贵,暗示城市繁华与土地稀缺的关系。接着,诗人描述了屋顶上莳花的艰辛,这种种植方式需要付出艰苦努力。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人们在生活困境中依然追求美好的坚持和努力。
随后,诗人思及离宫和别馆,南至九崇北鄠杜。这里描绘了离宫和别馆的遥远位置,强调了城市的辽阔和延伸。他提到东西延袤八百里,桥梁褭空七百柱,描绘了这个城市的宏伟和繁华。
然而,诗人感叹说:伤哉好大荒主心,岂识世间蓬筚趣。他认为城市中的主宰们对于世间百态的真实面貌缺乏了解,无法领略到平凡生活中的乐趣和意义。
最后,诗人转向自身,提到了一邱一壑吾辈事,随分园池何用许。他认识到自己只占据了山中的一隅,虽然已经栽植了无数的柳树和花朵,但这些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又有何意义呢?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城市中市民种植花卉的情景,并以此为引子展开对城市繁华与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和自省,表达了对于追求美好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索,以及对于人们在困境中仍然坚持追求美好的赞叹和敬佩。
商山留滞再经春,吟爱仙娥最出群。若有精灵念迁客,暂来河北作行云。
泽畔元非慕独醒,散人一饮费经营。也知世少苏司业,安得官如阮步兵。醉著面颜惊少壮,浇余胸次失峥嵘。更阑莫厌残灯火,卧听空廊络纬声。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只鸡敢忘桥公语,下马来寻董相坟。冬月负薪虽得免,邻人吹笛不堪闻。死生契阔君休问,洒泪西南向白云。
岁俭心非俭,家贫道不贫。谁知天地内,别有好乾坤。
浇书满挹浮蛆瓮,摊饭横眠梦蝶床。莫笑山翁见机晚,也胜朝市一生忙。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