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中,长为子孙忧。
人生百年后,死生两悠悠。
流传至曾玄,恩家竟何许。
孤坟千万禩,莫适谁为主。
嗟哉世间人,小黠而大痴。
惜衣仍忍寒,省口仍忍饥。
一朝大化尽,未免世俗嗤。
存者且偷生,逝者归无期。
眼前一樽酒,劝君且重持。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感情效渊明体》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百年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的痴迷和无奈之情。
诗中首先提到了人生百年中的忧愁,意味着长时间为子孙担忧和牵挂。接着,诗人又表达了人生百年后死生的无常和漫长之感。这种无奈的感觉在流传至曾玄时达到了巅峰,而关于曾玄的具体情况则引发了对恩家身份的疑问。
诗中出现了孤坟,形容了曾玄的墓地,数量之多使人难以确定主人的身份。这表达了人世间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接下来,诗人对世人的愚昧和痴迷表示叹息,指出世人常常只关注琐碎的小事而忽略了大道理。
诗中还提到了生活的艰辛,如忍受寒冷和饥饿。这些描述表明作者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和辛酸有所触动。然而,即使在一朝大变之后,世俗的人们仍然会嘲笑那些追求真理和超越世俗的人。
在诗的结尾,诗人劝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把握当下的美好,以一樽酒作为象征,寄托了对于享受人生的呼唤和希望。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百年的无常和痛苦,表达了对世人痴迷和困顿的叹息。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把握当下的美好。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诗人传递出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今日到桐庐,登堂拜寿母。□□□□□,□□□□□。人间富豪儿,吾事弗如汝。汝纵□□□,□□□□□。□□□□□,□□□□□。
石,石,阴黑,阳白。岸胚胎,山骨骼。天地鎔铸,鬼神刻画。鲲鲵张怒眼,虎兕交斗额。敲如温玉声清,洗似精钢色碧。花边矹尔尽奇品,林下礴然无俗格。冰霜惨冽坚操不移,尘土昏冥孤标自隔。峣矹独立见到侍中家,磊落群居在牛丞相宅。昔时大士常命汝曰听徒,今日衰翁且对君为佳
醉日昔闻都下酒,何如今喜折新茶。不堪病渴仍多虑,好向灉湖便出家。
茅屋三间书掩扉,遮藏足得讼前非。雨馀燕踏竹梢下,风动蝶随花片飞。闲自钩帘通野色,时因酌酒见玄机。思乡化作身千亿,底事柳侯深念归。
陇头水,千古不堪闻。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细响风凋草,清哀雁落云。
澹景微阴正送梅,幽人逃暑瘿楠杯。水花移得和鱼子,山蕨收时带竹胎。啸馆大都偏见月,醉乡终竟不闻雷。更无一事唯留客,却被高僧怕不来。佳树盘珊枕草堂,此中随分亦闲忙。平铺风簟寻琴谱,静扫烟窗著药方。幽鸟见贫留好语,白莲知卧送清香。从今有计消闲日,更为支公置一床。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