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闺怨》

别恨迢迢千里余,天涯何处觅音书。
花间羞见双双蝶,水上愁寻六六鱼。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闺怨》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别恨迢迢千里余,
天涯何处觅音书。
花间羞见双双蝶,
水上愁寻六六鱼。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女性思念远方的爱人的情感。女主角与爱人分别已有千里之遥,她在远方渴望收到爱人的音信,却不知道他在天涯何处。在这个背离的时刻,她感到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中以花和水作为意象,突出了她内心的羞怯和愁苦。

赏析:
《闺怨》通过深情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情和思恋之苦。诗人运用了简洁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首句“别恨迢迢千里余”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女主角因离别而产生的思念之情。接着,“天涯何处觅音书”揭示了她对爱人音信的渴望和寻找的苦闷。第三句“花间羞见双双蝶”通过花与蝶的比喻,传达了她因爱人的离去而感到羞怯和孤寂。最后一句“水上愁寻六六鱼”以水中鱼的形象,表现了她在水边寻找爱人的心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女性被爱情所困扰的内心世界,展示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渴望。姜特立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女性个体的情感体验,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进入她的内心世界。《闺怨》通过对离别和思念的描绘,以及花和水的比喻,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柔弱和坚韧,使这首诗词在宋代女性诗词创作中独具特色。

  • 《踏莎行 咏烧香》

    身是香炉,心同香子,香烟一性分明是。依时焚*透昆仑,缘空香袅呈祥瑞。上彻云霄,高分真异。成雯作盖包玄旨。金花院里得逍遥,玉皇

  • 《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

    穠李四弦风拂席,昭华三弄月侵床。我无红袖堪娱夜,正要青奴一味凉。

  • 《过废江宁县(王昌龄曾尉此县)》

    县前水色细鳞鳞,一为夫君吊水滨。漫把文章矜后代,可知荣贵是他人。莺偷旧韵还成曲,草赖馀吟尽解春。我亦有心无处说,等闲停棹似迷津。

  • 《鼠莽草》

    闻有一草名鼠莽,食之随死不可医。非惟自己爱毒烈,辄使妻儿常号悲。本图将此报私忿,不知官府诚难欺。人生乐国岂易得,轻命如此何愚痴。县令惭无功及民,徒有勤恳形诸辞。后来有问谁为此,但道东阳田家儿。

  • 《浪淘沙 拟遗山 浙江秋兴》

    红叶满青山。*映溪湾。柴门鸡犬白云间。江上草堂尘不到,老子心闲。霜后橘兰斑。篱菊香残。夕阳回首一冯阑。世事悠悠吾老矣,且放杯

  • 《寄白学士》

    自掌天书见客稀,纵因休沐锁双扉。几回扶病欲相访,知向禁中归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