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正是热官地,公独胡为起归意。
家传相业百未施,请佩左符聊一试。
相君道德人中英,达识早保悬车荣。
君王屡良不肯起,只今父子俱芳馨。
小春十月壶已尾,橘柚垂黄风日美。
青衫昔出紫袍归,拜寿双亲亲色喜。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送陈寺丞得请补外归乡》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京华正是热官地,公独胡为起归意。
家传相业百未施,请佩左符聊一试。
相君道德人中英,达识早保悬车荣。
君王屡良不肯起,只今父子俱芳馨。
小春十月壶已尾,橘柚垂黄风日美。
青衫昔出紫袍归,拜寿双亲亲色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送别陈寺丞外出归乡的情景。在首句中,诗人提到了京华,指的是繁华的都市,暗示了官场的热闹和喧嚣。但陈寺丞却有着返乡的意愿,这让人感到独特和困惑。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陈寺丞家族的期望,希望他能继承家传的优良事业,并鼓励他佩戴符箓以求吉祥。诗中还赞美了陈寺丞的品德和才智,认为他早早就保持了高尚的风度和追求。然而,尽管陈寺丞具备了这些优秀的品质,但君王并不愿意提拔他,这让人感到遗憾。最后,诗人以温馨的语气表达了对陈寺丞和他的父亲的祝福和喜悦。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写陈寺丞的归乡之意和家族的期望,展现了作者对于家庭价值观和道德修养的重视。诗中对陈寺丞的赞美和对君王的讽刺,表达了对官场的批判和对人才的珍视。整首诗词情感平和,语言简练,通过对季节、风景和服饰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生活情趣。最后两句以拜寿的场景为结尾,增加了正能量和亲情的元素,使整首诗词更具温情和感人之处。
这首诗词通过对陈寺丞的送别和家族期望的描绘,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官场现实。诗人姜特立以简洁的语言和凝练的形象,表达了对家庭、品德和人才的关注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腐败和人事不公的批评。整首诗词既富有思考性,又展现了诗人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薄暮沐时雨,凌朝陟崇山。泄云去复来,流水清且闲。褰裳俯茅屋,高论激晴澜。层轩既显敞,好鸟鸣间关。开樽意殊乐,剧饮未言还。何当脱尘鞅,共卧青松间。
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五陵无树起秋风。千里黄云与断蓬。人物萧条市井空。思无穷。惟有青山似洛中。
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贪观眉妩翠,舣棹碧云间。萧寺前临水,丁家旧住山。苔深僧迹静,松冷鹤巢鳏。拜手先祠下,奔驰觉汗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