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西湖洞天》

洞天别是一蓬瀛,桂馆时时吹玉笙。
中有仙翁长不老,不知几个董双成。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西湖洞天》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这首诗以西湖洞天为背景,描绘了洞天中的仙境景致,表达了对长寿和神仙的向往。

诗中描述的洞天别有一片瀛海,意指洞天中有一个神秘的天池。洞天中的桂馆时常传来玉笙的悠扬音乐声,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洞天中住着一个仙翁,他长生不老,但是并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成为像他一样的神仙。

这首诗的诗意深远,通过描绘洞天的美景和仙人的存在,表达了人们对长寿和超越尘世的向往。洞天象征着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而仙翁则代表着长寿和不朽的追求。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它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想象和对长寿的向往。洞天和仙翁的描绘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使人们对理想境界和人生意义产生思考。诗人通过描写洞天的美景和仙翁的长生不老,展示了人们对于超越时间和尘世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人们对长寿和仙境的向往,对超越尘世束缚的追求。

总之,《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西湖洞天》通过洞天与仙翁的描绘,表达了对长寿和超越尘世的向往。诗歌意境深远,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人们对长寿和仙境的追求。

  • 《踏莎行(赠光严道人)》

    玉质孤高,天姿明慧。了无一点尘凡气。白莲空殿锁幽芳,亭亭独占秋光里。一切见闻,不可思议。我今有分亲瞻礼。愿垂方便济众生,他时同赴龙华会。

  • 《金氏庵》

    醉墨题窗侧暮鸦,蔓藤缘壁走青蛇。春深有燕捎飞蝶,日暮无人扫落花。

  • 《感事十诗上李侍郎》

    国工铸良剑,发白心志悴。晶荧淬敛余,干莫并犀利。入匣蛰虬龙,落手慑魑魅。卫身未足道,适用在一试。楼兰犹颉颃,顾汝岂虚器。

  •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故家门地少相传,公独翘翘朝墨仙。五两诗章蔼天禄,看同勋业映青编。

  • 《减字木兰花·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 《送曾无逸入为掌故》

    吉文江水走玉虹,我家水西君水东。有时相思即命驾,连床夜雨听松风。中间薄宦各分散,南飞驾鹅北飞鴈。朝来驿骑打谯门,有客有客来相见。闻君携家入帝京,椎鼓发船天上行。也能枉辙九十里,来访江西道院僧。诗家两僊宿台省,红药苍苔紫薇影。若问山僧作麽生,日晏莺啼眠不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