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杨方叔还山二首》

一语何尝及世氛,若非说剑即论文。
有时伴我松冈上,閒看南山万坞云。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送杨方叔还山二首》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述了诗人送别杨方叔返回山中的情景,以及在山间观赏自然景色时的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送杨方叔还山二首
未曾言及当世风潮,
除非谈剑即是文章。
有时与我同游松岗,
闲看南山万壑云长。

第二首:
山岳归期杨方叔,
回头一望泪沾睫。
纵然别后相思苦,
尽在山中自慰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杨方叔归山的送别之情,以及诗人在山中观赏景色时的心境。

首先,诗人表达了自己未曾言及当世风潮的态度,意味着他不关心纷繁的世俗事物,更注重内心修养和精神追求。他认为除非谈论剑术,否则就是谈论文学才能引起他的兴趣。这表明诗人对于剑术和文学的重视,可能与宋代士人崇尚武士精神和文学风雅的时代背景有关。

其次,诗人与杨方叔一同游览松岗,享受着山间的宁静与美景。他闲逛在南山之间,目睹着万壑云长的壮丽景色。这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与忙碌喧嚣的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山水之间的流淌,诗人得以放松心灵,感受到自然的宏大和永恒。

在第二首中,诗人回顾杨方叔归山的情景,当他回头望去时,眼中沾满了离别的泪水。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虽然别后相思令人痛苦,但在山中,诗人能够自我安慰和抚慰内心的伤痛。这暗示了山中的宁静和自然景色对诗人的心灵疗愈作用。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述送别和山中观景的情景,传达了诗人对于世俗风潮的态度和对于自然山水的追求。它呈现了宋代士人追求内心宁静、远离尘世烦恼的思想情感,同时也抒发了对别离和思念之情的表达。

  • 《杂咏一百首·高力士》

    五十年间事,浑如晓梦馀。三郎南内里,何况老家奴。

  • 《享太庙乐章》

    汉祚惟永,神功中兴。夙驱氛祲,天覆黎蒸。三光再朗,庶绩其凝。重熙累叶,景命是膺。

  • 《泊海子口》

    池口至海口,望望三舍外。辰发莫已到,回首西日在。风师肯怜客,祖道烦一嗌。我舟疑凌虚,楚山真历块。蜚鸣相让疾,惊浪乃弗逮。穷涂坐局缩,颇尝得此快。遄迈自本图,阙供恐贻悔。未办问村胶,且计具薪菜。

  • 《鹊桥仙》

    银潢仙仗,离多会少,朝暮世情休妒。夜深风露洒然秋,又莫是、轻分泪雨。云收雾散,漏残更尽,遥想双星情绪。凭谁批敕诉天公,待留住、今宵休去。

  • 《凤栖梧》

    秋日楼台在空际。画解声沈,历历寒更起。深院黄昏人独自。想伊遥共伤前事。懊恼当初无算计。些子欢娱,多少凄凉味。相去江山千万里。一回东望心如醉。

  • 《螃蟹咏》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