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头楚尾几名邦,公以循良达舜廊。
未把勋庸齐冠邓,直将教化继龚黄。
蠹蠲前政人云乐,最上诸司议曰臧。
只恐周庐赖弹压,芝泥趣召觐清光。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通守田太尉生辰二首》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一、《通守田太尉生辰二首》中文译文:
吴头楚尾几名邦,
公以循良达舜廊。
未把勋庸齐冠邓,
直将教化继龚黄。
蠹蠲前政人云乐,
最上诸司议曰臧。
只恐周庐赖弹压,
芝泥趣召觐清光。
二、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赞颂田太尉的生辰为主题,表达了对他德行高尚、治政有方的赞美之情。
首句“吴头楚尾几名邦”,描绘了田太尉的荣耀地位,他的威望不仅在吴国和楚国,还扩展到了其他国家。这句中使用了“吴头楚尾”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他的声望跨越了多个国家的局限。
接下来的两句“公以循良达舜廊,未把勋庸齐冠邓”,赞美田太尉以他的德行和才能继承了舜帝的美德,但他的功勋和才华还未能超越邓的水平。这里的“循良达舜廊”意味着他德行高尚,追随舜帝的光辉,而“勋庸齐冠邓”则表示他的功勋和才华还未能与邓魏公相媲美。
接下来两句“直将教化继龚黄,蠹蠲前政人云乐”,表达了田太尉对于教育和治理的重视。他将继承龚黄的教化之功,铲除以往政府的弊端,使人民从中获得快乐和幸福。
最后两句“只恐周庐赖弹压,芝泥趣召觐清光”,表达了田太尉对于自己的担忧。他担心自己在政治斗争中会受到排挤和打压,希望能够召见清廉的人才,以期提升政府的清明和光明。
整首诗词通过对田太尉的赞美和对其政治理念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善政和清明治理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高尚德行和良好治政的渴望。
佛法诗名谁更继,未闻随分谒侯王。洗盂秋涧日华动,捣药夜堂云气香。苔藓乱青封叠石,杉松浓影过空墙。若非火岳□□地,那得吾师住久长。
四海九州,如一戯具。运之失机,人与俱仆。嗟世小儿,坐旁窥观。拟指其手,目动心寒。伟兹邺侯,把握是器。南西北东,唯所欲置。先捣范阳,困贼两河。远猷不施,遗孽遂多。藉其余智,指令李郭。尚洗甲兵,二都清廓。再造有唐,如汉子房。留封亦谢,高卧嵩阳。老居上宰,前星嵲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寒意勒花春未足。只有东风,不管春拘束。杨柳满城吹又绿。可人青眼还相属。小叶星星眠未熟。看尽行人,唱彻阳关曲。心事一春何计续。芳条未展眉先蹙。
越峰罗四围,越水镜相烛。我昔扁舟来,十日看不足。天垂禹祠旁,海入秦望曲。荒寒暝色归,牛背下鸲鹆。兴亡百粤乡,挽仰千载俗。恨我劣风骚,眼到笔不属。君今挟此游,万象困搜斸。有类古蹻将,敌勍乃所欲。市驱羲献军,降竖元贺纛。箦勋六义右,正始渺丝粟。秋风吹虫声,桂菊
此意苍苍晓不难,罚令狂士受饥寒。春风纵好惟贪坐,夜月虽明亦懒看。杜老却因贫得句,陶潜非为拙辞官。世情一味嫌清淡,多刈幽兰种牡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