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禁中闻杜鹃》

飞叫入仙城,千门夜未扃。
那知清禁里,却有野人听。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禁中闻杜鹃》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杜鹃的飞叫进入了仙城,
千门未关上的夜晚。
谁能想到在禁宫深处,
竟有人听到了这野鸟的声音。

诗意:
《禁中闻杜鹃》描绘了一幅禁宫中的景象,诗人通过杜鹃的飞叫声表现了禁宫封闭的氛围,暗示其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禁宫是帝王的居所,封闭严密,普通人无法进入,而诗人在这首诗里通过杜鹃的声音,向读者透露了禁宫中仍有人知的一些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禁宫作为背景,通过杜鹃的飞叫声揭示了禁宫深处的一些秘密。杜鹃被认为是一种野性的鸟类,常常在山野间发出悦耳动听的歌声。然而,它的声音在禁宫中回荡,给人一种破例、突破禁锢的感觉。

诗人运用杜鹃的声音,将禁宫与外界联系起来,传达了一种窥探禁宫内部的意愿。封闭的禁宫对普通人来说是神秘而遥远的地方,而杜鹃的歌声打破了这种封闭,让人们对禁宫内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和想象。

这首诗词通过禁宫中的杜鹃之声,展示了诗人对禁宫的思索和探索,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未知世界的向往。它既揭示了禁宫中的一些隐秘,又折射出诗人对权力与自由、封闭与开放之间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禁宫与野鸟声音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富有张力的氛围。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禁宫的庄严与隐秘,以及诗人对自由与探索的渴望。

  • 《江上晚过邻坞看花因忆南园旧游》

    去年看花在城郭,今年看花向村落。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乱后城南花已空,废园门锁鸟声中。翻怜此地春风在,映水穿篱发几丛。年时游伴俱何处,只有闲蜂随绕树。欲慰春愁无酒家,残香细雨空归去。

  • 《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缘识》

    大丈夫兮兼文武。君子能仁潜喜怒。强明非是尽周旋,满眼真如不自取。三春花卉正芬芳,发作痴迷我也狂。道德修来长不断,云从龙变解舒张。海浪无涯百川水,厚重高深难比擬。今古犹来世界宽,忻闻为善恶为耻。舟车有利便通津,斟量难事日其新。勿笑我心孜孜化,贵为人主不尊身。

  •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醉倒南山卧白云,满天诗思不胜春。黄鸡白酒真堪乐,谁道蓬蒿有此人。

  • 《如梦令》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 《游西湖次毛玉田韵》

    触目钱塘昨梦非,行春载酒忆当时。花间不辗香轮入,柳外空鞭骏马飞。落日荒山和靖墓,断云流水子胥祠。忘情鸥鹭间於我,应笑江湖客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