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心亭下弄潺湲,雅志堂前拥髻鬟。
除却华山陈处士,只今谁似此翁閒。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閒咏三首》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醒心亭下弄潺湲,
雅志堂前拥髻鬟。
除却华山陈处士,
只今谁似此翁閒。
【译文】
清晨,在醒心亭下流淌着潺潺的溪水,
雅志堂前,聚集着妆饰华丽的女子。
除却华山的陈处士,
如今还有谁像这位老者一样闲适。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景物和人物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醒心亭下的潺潺溪水和雅志堂前的妆饰华丽的女子,都是繁华喧嚣中的景象。然而,作者选择把注意力从这些繁忙的场景中转移,提及了华山的陈处士和这位老者,暗示了他们的闲适生活。通过对比,作者表达了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中缺乏这种闲适的感叹。
【赏析】
《閒咏三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不同场景和人物,通过对比来表现出诗人内心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提及华山的陈处士和老者,诗人传递了一种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繁忙和浮躁的反思。整首诗意境宁静、和谐,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构建了一幅宁静淡雅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怀。
总体而言,姜特立的《閒咏三首》以简练的词句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景物和人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现实社会忙碌和浮躁的反思。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淡雅的氛围,使读者在欣赏诗意之余,也能产生共鸣和思考。
去年看花在城郭,今年看花向村落。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乱后城南花已空,废园门锁鸟声中。翻怜此地春风在,映水穿篱发几丛。年时游伴俱何处,只有闲蜂随绕树。欲慰春愁无酒家,残香细雨空归去。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大丈夫兮兼文武。君子能仁潜喜怒。强明非是尽周旋,满眼真如不自取。三春花卉正芬芳,发作痴迷我也狂。道德修来长不断,云从龙变解舒张。海浪无涯百川水,厚重高深难比擬。今古犹来世界宽,忻闻为善恶为耻。舟车有利便通津,斟量难事日其新。勿笑我心孜孜化,贵为人主不尊身。
醉倒南山卧白云,满天诗思不胜春。黄鸡白酒真堪乐,谁道蓬蒿有此人。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触目钱塘昨梦非,行春载酒忆当时。花间不辗香轮入,柳外空鞭骏马飞。落日荒山和靖墓,断云流水子胥祠。忘情鸥鹭间於我,应笑江湖客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