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出闽中四首》

山行十日到吾家,腊尽归人惜岁华。
斗酒只鸡谁劳我,更须踏雪看梅花。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出闽中四首》是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闽中山行十日后回到自己家中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行十日到吾家,
腊尽归人惜岁华。
斗酒只鸡谁劳我,
更须踏雪看梅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山行归家后的情景。诗人花了十天的时间穿越山林,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腊月即将结束,新年即将到来,他对时光的流逝感到惋惜。在归家的路上,他享受了自己的独处时光,没有与他人分享,只有鸡鸣和斗酒相伴。虽然别人没有为他劳动,但他也不需要依赖他人,可以自在地享受生活。然而,他并没有停止对美的追求,他决定继续前行,踏雪去欣赏梅花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诗人山行归家的经历,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诗人在山行中度过了十天的旅程,这段时间使他与自然相融合,体验到山水的壮美和宁静。归家后,他对光阴的流逝感到遗憾,意识到岁月的无情。然而,他并没有沉湎于过去的惋惜之中,而是选择享受当下的自由和独立。他喝着斗酒,听着鸡鸣,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同时,他也明白生活中美的存在,决定继续前行,踏雪去欣赏梅花的美丽。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美的追求,展示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行归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诗中运用了寓意丰富的意象,如腊尽归人、斗酒、雪和梅花等,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性和深度。整首诗词意境清新,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展现了宋代诗人特有的情感表达和精神追求。

  • 《子陵》

    三聘玄纁莫可辞,此行为满故人思。一宵共榻论心事,却被司天太史知。

  • 《西楼夕望》

    夜郎城裹叹途穷,赖有西楼著此翁。溪鸟孤飞寒霭外,野人参语夕阳中。苍天可恃何曾老,白发缘愁却未公。俗态十年看烂熟,不如留眼送归鸿。

  • 《携具邀诸子重过东村别业六首》

    分火疏篱外,闻鸡曲巷中。烟云如恋主,田舍得称翁。林止留槐绿,霜将酿柿红。前期俄匝月,惆怅岁时空。

  • 《观汤泉,白龙池,小憩祥符寺》

    怪石如屯虎豹关,仙家真与白云闲。九州图迹夸谁胜?万古乾坤只此山。丹臼半余岙冉冉,汞泉分出水潺潺。手摩苍藓看题字,先正高风不可攀。

  • 《观猎》

    马缩寒毛鹰落膘,角弓初暖箭新调。平原踏尽无禽出,竟日翻身望碧霄。

  • 《四月二十日书二首》

    十步荒园亦懒窥,枕书小醉睡移时。健如黄犊时无几,钝似寒蝇老自知。休惜飞驰春过眼,但求强健酒盈巵。枇杷着子红榴绽,正是清和未暑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