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归老掩柴扉,今日天涯有所思。
山阻雪深无去路,凄凉只咏四愁诗。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有感》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诗人以自己归隐田园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中提到六年归老掩柴扉,这句意味深长。"归老"指的是诗人回到老家,"掩柴扉"表示关闭柴门。这两个词一起描绘了诗人隐居乡间的生活,暗示了他已经度过了六年的时光。接着,诗人提到今日天涯有所思,表达了他远离家园的此时此刻内心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阻雪深无去路的景象,这里的山和雪象征着世俗的阻碍和困难。这种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孤独和困苦。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悲苦之情,而是以凄凉的心境咏唱四愁诗。"四愁"指的是生老病死四个方面的忧虑,它们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苦恼。诗人通过吟咏这些苦恼,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无奈的思考。
总的来说,《有感》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思念家园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世俗忧愁的超脱和对人生无常的领悟。诗人通过凄凉的笔触,传递了一种深沉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索。这首诗词在宋代以及后来的文人中都有一定的影响,被广泛传颂和解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