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波轻草色微,蹇驴遥路独依依。
暖风旌旆春随去,细雨犁锄麦正肥。
驿骑蚤闻催迅召,边屯犹未解重围。
谢家父子名江左,折屐行看破贼归。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送张仲山守唐安二首》是宋代李流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浦波轻草色微,
蹇驴遥路独依依。
暖风旌旆春随去,
细雨犁锄麦正肥。
驿骑蚤闻催迅召,
边屯犹未解重围。
谢家父子名江左,
折屐行看破贼归。
诗意:
这首诗词是送别张仲山赴唐安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诗人以自然景物和壮士远行为背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张仲山勇敢行动的赞美。诗中描绘了南浦波光粼粼、草色微绿的景象,表现出春天的美好。蹇驴孤单地依依不舍,象征着离别时的无奈和孤独。诗中也出现了暖风、旌旆、细雨和犁锄等形象,将春天丰收的景象与张仲山离去的情景相结合,表达了离别时节的感伤和壮士远征的豪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南浦的春天景色和壮士远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旷迈豪情的氛围。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表现人物情感的方式,将离别的忧愁和壮士的英勇形象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中的南浦波光粼粼、草色微绿,以及蹇驴孤单依依的形象,都给人以画面感和情感的共鸣。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述暖风、旌旆、细雨和犁锄等景象,将春天的丰收与张仲山的壮举相结合,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
整首诗词表现出诗人对张仲山的敬佩和祝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和壮士远行的豪情壮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结合了外在景物和内心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展示了宋代士人对忠诚、勇敢和家国情怀的崇尚。
先生已归来,遗此折腰地。不见督邮人,祗闻解印事。径花虽就荒,台月还留醉。赋罢清流诗,西畴春已至。
夜衔舟尾昼联樯,齐发都门到楚乡。我欲尘埃投衮衮,君方湖海去茫茫。伤心客路逢寒食,回首家园但夕阳。想见步兵应访问,仲容无复竹林狂。
我是延平旧史君,忍闻水沴欲销魂。人言辛酉溪流涨,更减今年丈二痕。
举国听桓子,呼天诔孔丘。可怜倚楹女,徒为鲁君忧。
芳樽到日恰清明,似与嘉辰默计程。拟助林园延胜赏,肯容桃李落繁英。老来官爵浑无味,閒里杯盘却有情。见说使车临岱麓,倘能相过共飞觥。
承华东署三分务,履道西池七过春。歌酒优游聊卒岁,园林萧洒可终身。留侯爵秩诚虚贵,疏受生涯未苦贫。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