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处无人语合头,出门猝猝又还休。
缚茅晚岁欣同社,并辔名峰得胜游。
松下一筇真可老,山中五月已如秋。
未应斗粟全关念,更为先生几日留。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次韵彦博游无为马豀并呈孙隆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流谦。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声处无人语合头,
出门猝猝又还休。
缚茅晚岁欣同社,
并辔名峰得胜游。
松下一筇真可老,
山中五月已如秋。
未应斗粟全关念,
更为先生几日留。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空旷之处,没有人语相和,
出门匆匆又不得停留。
晚年缚茅,愿与同窗们共享欢乐,
并驾名峰,获得胜利的游览。
松树下的一把篙,真实地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山中的五月已经如同秋天。
尚未来得及收取粟米的报酬,
更多地是为了与先生相聚几日而停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李流谦的生活情境和内心感受。诗中抒发了对友谊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的开篇描述了空旷之处的寂静,强调了人群的缺乏和孤独感。作者出门匆匆,又不得不返回,表达了他对忙碌生活的疲惫和对短暂停留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他晚年的生活情境。缚茅是指修建茅屋,象征着简朴而田园式的生活。他愉悦地欢迎与同窗好友们一起分享这种生活方式,并一同登上名峰,享受胜利的游览。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松树和五月的描绘,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松树作为长寿的象征,与作者的晚年相呼应,而五月的景色已经如秋天,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物质利益的淡漠态度。未来得及收取粟米的报酬,意味着他并不在乎世俗的回报,更愿意与先生相聚几日而停留。这里先生可能指的是好友或者知音,强调了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和情感体验,这首诗词传递出一种对友谊、自然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象征手法,以及对物质和情感的对比,使诗意更为丰富和抒情。
向来不识中团寺,一自移家得屡过。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惟看万树谷,不见一枝开。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尝令湖城,晚得儿子古桂,因为赋此添盆瓣喜万家传。满意掷金钱。仙果休嗔生晚,灵椿最得春偏。隆颅犀角,丹砂一指,玉润松坚。看取翰林枝叶,却如东海当年。
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一盏昏灯北窗下,腐儒未辍读书声。
江南冬十二月,溪上梅三两花。载取小舟香影,月明自棹回家。
雪睛风劲晚来冰,楼上奇寒病骨惊。雀啄空檐银笋堕,鸦翻高树玉尘倾。青帘闪闪千家静,黄帽亭亭一水横。坐久天容却温丽,一弯新月对长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