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答李仲明仍用锄字韵》

月白星稀后,歌残雅奏初。
剽闻先破胆,欲见疾开书。
孔翠仙毛烂,珊瑚海树疎。
好诗如好画,黑瘦未容锄。

作者介绍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答李仲明仍用锄字韵》是宋代李流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亮洁白,星星稀疏。
歌声已残,雅乐初奏。
模仿他人的作品,先要克服恐惧。
渴望看到你的来信,急切地翻开书信。
柯翠的仙子梳子已经破旧,
珊瑚林中的海树稀稀疏疏。
一首优秀的诗就像一幅美丽的画,
我黝黑而瘦弱,不配用锄耕作田。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月明星稀、歌声渐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渴望。他借用"剽闻先破胆,欲见疾开书"的描述,表达了在创作中克服模仿他人作品所带来的恐惧和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的心情。诗中还以孔翠仙毛烂、珊瑚海树疏等形象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珍贵之物的稀缺,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物质变迁的感慨。最后的两句"好诗如好画,黑瘦未容锄",表达了作者自谦的态度,认为自己不值得用锄耕作田,暗示了他对自己诗才的质疑和不满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孤寂,通过对岁月流逝和物质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对诗人自身才华的怀疑。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月亮的洁白与星星的稀疏相对照,突出了夜晚的宁静和凄凉。同时,通过描写孔翠仙毛烂和珊瑚海树疏的形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珍贵之物的稀缺,呈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最后的两句以自谦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怀疑,显露出一种自省和对自身的不满足。整首诗意蕴含丰富,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审美追求,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

    日日闲车马,谁来访此身。一门兼鹤静,四院与僧邻。雨室墙穿溜,风窗笔染尘。空馀气长在,天子用平人。故国有如梦,省来长远游。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宿寝书棱叠,行吟杖迹稠。天晴岂能出,春暖未更裘。

  • 《龙潭寺》

    欲觅龙潭何处是,青山影里见浮图。红蕖映日真花藏,碧水涵天莹玉壶。已放源流通北海,未饶风物说西湖。待中庵外多闲地,容我他年卜筑无。

  • 《答龚炳泽卿》

    之子违离久,前宵梦见之。秋蛇开侧理,晓鹊啅疎篱。歆秀何时改,郊痒更问为。有言今赘矣,暗里自应知。

  • 《和颜长官百咏·渔父》

    推起篷窗抱月眠,三三两两柳边船。不须听说文王事,孤负渔竿八十年。

  • 《灵谷》

    灵谷神仙宅,言归肆目新。山光远如画,秋色老于人。世俗棋争劫,人心海变尘。功成思范蠡,湖上一间身。

  • 《舍北闲望作六字绝句》

    潘岳一篇秋兴,李成八幅寒林。舍北偶然倚杖,尽见古人用心。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