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流落塞垣春,雪屋冰庐乐藻芹。
司业颇知怜郑老,薛宣能不吏朱云。
鹗牋重剡新如昨,蚁壤高眠唤不闻。
一掬垅头知已泪,霜风吹堕白杨坟。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挽张雅州》是宋代李流谦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年流落在边塞的春天,
住在由雪和冰所构建的屋子里,感到快乐。
司业(指官员名号)多次体恤郑老,
薛宣(指官员名号)能够不当朱云(指官员名号)。
鹗(音乐器名)的琴音重叠又新鲜,就像昨天一样;
蚁穴的土堆高高地堆起,却无人叫醒。
一把泪已经洒在垄头,
霜风吹落在白杨树坟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流亡边塞的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遭遇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在边塞流亡三年的生活,以春天为景,表现出他对自然环境的感受。雪屋冰庐的描绘给人一种清寒凄美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乐趣。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司业(一种官员名号)对郑老的关心和体恤,以及薛宣不愿意效仿朱云(两者都是官员名号)。这里通过对官员的对比,反映了社会中不同人对待老年人的态度。诗人对司业的称赞和对薛宣的赞许,呼应了诗人对人性善良和正直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以音乐和自然景观为象征,描绘了鹗牋的声音重叠新鲜,但却没有人能够欣赏,以及蚁壤高高堆起但无人叫醒的场景。这里通过对音乐和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孤独和被遗忘的感受。
最后两句以垄头和白杨树坟为象征,描述了诗人已经洒下的泪水和被霜风吹落的白杨树叶。这里通过对泪水和白杨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遭遇的悲伤和思念。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流亡边塞的生活和内心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观、官员和象征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人性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
草没孔明庐,尘流倚相书。家居四立壁,出驾独辕车。穷达本无择,死生良自如。镜湖三百里,处处侣禽鱼。
洪洞山前震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崔郎逃兵山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山险巇。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仓皇弃儿巅岩里,永割慈情知必死。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我知此事由衷情,不有神护安能生。儿今拜父孙拜母,一家团栾居乐土。
寂寂柴门草色新,深深云树鸟啼春。夕阳西下东流急,不见沙头唤渡人。
秪个当时发一心,通天通地总渠临。芝兰玉树今争秀,岂但一枝生桂林。
醉伴腾腾白与刘,何朝何夕不同游。留连灯下明犹饮,断送尊前倒即休。催老莫嫌孙稚长,加年须喜鬓毛秋。教他伯道争存活,无子无孙亦白头。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