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李阆州二首》

少陵曾赋阆州诗,苦说城南天下稀。
铃合讼閒帘半卷,胡床客好尘频挥。
著鞭尚及春耕劝,促诏应随晓仗归。
他日遗簪犹在念,端容杖策扣黄扉。

作者介绍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李阆州二首》是宋代诗人李流谦创作的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李阆州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陵曾赋阆州诗,
苦说城南天下稀。
铃合讼閒帘半卷,
胡床客好尘频挥。
著鞭尚及春耕劝,
促诏应随晓仗归。
他日遗簪犹在念,
端容杖策扣黄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李流谦送别李阆州的情景。诗人感叹李阆州才华出众,曾经赋诗歌颂阆州之美,但城南地区人才稀缺,这让他感到苦恼。铃声响起,官府的辩论会也即将结束,帷幕半卷之间,意味着离别的时刻已经临近。李阆州的客人已经离开,他频繁挥动胡床,希望尘土能够远离。李流谦还提到了著鞭春耕的景象,劝李阆州及早归乡。他希望李阆州能够随着早朝的仪式回到故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阆州的祝福,希望他日后能够继续发挥才华,保持端庄的仪态,敲击黄色官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离别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细节,如铃声、帷幕半卷、胡床的挥动等,刻画了离别时的忧伤和无奈。他通过提到著鞭春耕和早朝仪式的情景,表达了对李阆州回归故乡的期望和劝诫。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阆州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保持端庄的仪态,继续在官场中有所作为。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凸显了友情的珍贵和诗人对李阆州的深情厚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之情,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这首诗词展示了李流谦独特的感受和才华,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并且能够引发读者对友情和离别的思考。

  • 《送贡先生入闽》

    日月异行,川岳异途。嗟嗟我人,胡能并居。衎衎夫子,奕世之儒。婴耽世华,而味道腴。伊余后生,固陋荒芜。学匪上达,质为下愚。既蒙不鄙,通家视余。朝趋函丈,夕陪座隅。话言谆谆,既沾且濡。其沾如何,如彼时雨。膏液渗漉,萌芽翘举。庶几有成,实坚实好。如何翩然,远迈于

  • 《正月十九日孟享从驾》

    新将给事换前衔,班被真除法从挽。道是紧头人不信,回看压得两绯衫。

  • 《和刘舍人咏雪》

    怪见漫空万蝶狂,须臾色界眩昏黄。风姨知费几番信,天女才施半面妆。笔底诗徒和冰柱,酒边舞已失霓裳。梁园甚恨孤佳约,一笑吟梅且擅场。

  • 《蜀国弦(七首)》

    铜梁翠气通青蛉,碧鸡啼落天上星。山都号风寡狐泣,杜鹃呜咽愁幽冥。

  • 《午寝而起怀子仪公择》

    梦里槐安底处宫,梦回依旧向来空。竹阴可藉日已薄,柿叶堪书霜未红。酌酒谁知幽子独,纵谈那得两君同。诗拈信手初无味,閒迥西窗运秃翁。

  • 《思乡》

    生涯霜鬓里,旧宅阆溪旁。瑶草为谁绿,辟邪应自香。大车声槛褴,君子志阳阳。何日骑鱼去,携孙看海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