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於蜗角更称兵,放下诸缘即太平。
但有千篇足传世,不须二顷可谋生。
盘餐粗粝圣贤事,门巷萧条千古情。
缓炷炉熏引轻吹,道人心念一丝横。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遣兴》是宋代李流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於蜗角更称兵,
放下诸缘即太平。
但有千篇足传世,
不须二顷可谋生。
盘餐粗粝圣贤事,
门巷萧条千古情。
缓炷炉熏引轻吹,
道人心念一丝横。
诗意:
《遣兴》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诸多事物的观察和思索,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平和的理念,认为将功名利禄放下,追求心灵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太平之道。诗人不以微末之地而争斗,而是倡导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他认为文学著作的价值在于传世流传,而不仅仅在于数量的多少。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圣贤事业的赞美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透露出对现实社会门巷凄凉的描绘和对千古情怀的思念。最后,诗人以缓慢的香炉熏香和轻柔的吹拂声来暗示道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
赏析:
《遣兴》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诗中展示了诗人心灵的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越。诗人倡导放下名利之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这种态度在宋代文人士大夫中是非常重要的精神追求。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刻画了门巷萧条和人事如梦的情景,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思考。最后,诗人运用炉熏和轻吹的意象,以一丝横的方式展示了道人心念的内在感受,给人以思索和遐想的空间。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李流谦对于人生境遇与个人追求的思考。它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超越,对平静与宁和的追求,以及对世事沧桑和历史情怀的思念。整体氛围清新宁静,富有哲理和禅意,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启示。
皇文既举,庆礼告虔。笔自宫闱,格于幅员。子称母寿,母谓子贤。陟降在兹,隆名际天。
百练青铜圆又小。平平正吐灵耀。向人前、相对相观,别辨容颜分晓。好丑*妍并老少。尘凡一齐勘校。彼此假中来,怎生通内貌。别有辉辉亲密要。焕心镜、主玄妙。偏能会、显古腾今,又能鉴、从前虚矫。艳艳光辉宜自*。把当初、性珠返照。里面得全真,永明明了了。
万户千门到者稀,一挨一拶在临时。威音那畔真消息,不是知音莫与知。
白衣苍狗变浮云,过眼纷纷不可论。晚岁逢迎真耐久,青山相对两忘言。
倴僝将军约早回,楚材相国更频催。江东将相真如虎,去报胡雏莫过来。
鸡鸣上马过河桥,何异东都赴早朝。红日已高犹熟寝,比君殊未得逍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