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气始交,候火未可炽。
雨师偶失职,焰焰使人畏。
东湖冷如水,舍此谁止沸。
猊吻呀不吐,浊泥点枯翠。
农田不难料,焦灼凛生意。
西南有重屯,百万方振臂。
自今数秋成,一饱傥可冀。
蛟龙卧慵懒,朱鸟夸羽翅。
吾生老文园,肺渴不自慰。
安得挽天河,并为洗兵气。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忧旱》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诗意深沉而悲凉,表达了对旱灾的忧虑和对自然力量的无奈。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和气始交,候火未可炽。
春天的气息渐渐融和,火候尚未达到高热。
这里描绘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但暗示着旱灾可能带来的痛苦。清和的气候与旱灾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雨师偶失职,焰焰使人畏。
雨神偶尔失职,火焰熊熊使人感到恐惧。
这里通过把雨神失职与火焰熊熊相对比,强调了旱情的严重性。雨神没有履行职责,导致火势猛烈,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恐惧。
东湖冷如水,舍此谁止沸。
东湖冷冽如水,除了它,还有谁能阻止骄阳的炙烤。
这里以东湖冷冽的形象暗示了旱情的严酷。诗人认为,除了东湖的寒冷,没有什么能够阻止骄阳的炙烤,旱情难以缓解。
猊吻呀不吐,浊泥点枯翠。
神兽猊的嘴唇紧闭,浊泥点缀着干枯的绿色。
这里通过描绘猊吻紧闭和浊泥干枯的形象,表达了大地干旱的景象。猊吻代表了水源的关闭,使得植物失去水分而干枯。
农田不难料,焦灼凛生意。
农田的情况难以预料,焦灼和凛冽的气息弥漫。
这里描述了农田的焦虑和紧张。旱情使得农田的情况变得不可预测,人们为此感到焦虑和恐惧。
西南有重屯,百万方振臂。
西南地区有大量的屯垦,百万方的土地在振臂奋起。
这里提到了西南地区的屯垦和开发,表达了人们为了解决旱情而积极努力的态度。形容了一片奋起图强的景象。
自今数秋成,一饱傥可冀。
从今以后数个秋天,只希望能够有丰收的希望。
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希望经过数个秋天的努力,最终能够有一个丰收的希望。
蛟龙卧慵懒,朱鸟夸羽翅。
蛟龙懒散地卧着,朱鸟炫耀着羽翅。
这里通过对蛟龙和朱鸟的描绘,表达了自然力量的无动于衷。蛟龙代表了水的力量,而朱鸟则象征着火的力量。它们无视人们的痛苦,自顾自地炫耀着自己的力量。
吾生老文园,肺渴不自慰。
我生活在这座古老的文园中,但内心干渴,无法自我安慰。
这里描绘了诗人的内心痛苦和无奈。尽管生活在文化繁荣的环境中,但他的内心仍然干渴,无法得到满足和慰藉。
安得挽天河,并为洗兵气。
但愿能够拿起天河水,用来洗涤战争的气息。
这里表达了诗人的渴望和希望。他希望能够拿起天河的水,洗净人们内心的战争和痛苦,带来和平与安宁。
《忧旱》这首诗词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旱灾带来的困境和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们内心感受的刻画,表达了对旱灾的忧虑和对自然力量的无力感。诗词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丰富和深远。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词通过细腻而深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关怀。
商山留滞再经春,吟爱仙娥最出群。若有精灵念迁客,暂来河北作行云。
泽畔元非慕独醒,散人一饮费经营。也知世少苏司业,安得官如阮步兵。醉著面颜惊少壮,浇余胸次失峥嵘。更阑莫厌残灯火,卧听空廊络纬声。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只鸡敢忘桥公语,下马来寻董相坟。冬月负薪虽得免,邻人吹笛不堪闻。死生契阔君休问,洒泪西南向白云。
岁俭心非俭,家贫道不贫。谁知天地内,别有好乾坤。
浇书满挹浮蛆瓮,摊饭横眠梦蝶床。莫笑山翁见机晚,也胜朝市一生忙。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