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今昔两个,卧床左右一边。
正要脚根著地,莫教火焰烧天。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扇子诗》是宋代诗人李石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扇子的情感和寄托,展示了扇子的美妙之处。
诗词的中文译文:
隐几今昔两个,
卧床左右一边。
正要脚根著地,
莫教火焰烧天。
诗意和赏析:
《扇子诗》通过对扇子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扇子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诗人以自身的视角,将扇子比作隐几、卧床,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扇子的形象。
诗中的"隐几今昔两个",描述了扇子的隐匿之美,似乎扇子可以融入不同的环境,具有变幻的特性。"卧床左右一边"表达了扇子在床榻之间的存在,可能暗示了扇子陪伴着诗人的休憩时光,给他带来凉爽和舒适。
接着,诗人写道"正要脚根著地",这句话显得更加神秘。它似乎在说扇子是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在走路时获得支持,使步履更加稳定。这也可以理解为扇子能够给人带来安慰和庇护。
最后一句"莫教火焰烧天",可能是诗人对扇子的期望和叮嘱。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扇子的作用是为了降温和消暑,莫要让炎热的夏日充斥天空,而是要用扇子带来清凉和舒适。
总的来说,这首《扇子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扇子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扇子的感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清凉和舒适的向往。这首诗词把扇子的形象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以一种隐喻的方式,给予读者对扇子的美好寓意的思考。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