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自甘首阳蕨,商臣不戴周日月。
那知世人冷笑渠,却言冯道有全节。
纷纷过眼万飞蚊,何如闭目日饮醇。
议论不从流俗变,吾宗赖有谪仙人。
谪仙品流居第一,射策王庭恣狂直。
不知天上闻不闻,见说奸臣俱辟易。
秋风鞭马衫蓝,一官聊渡试江南。
群从相从得髯尹,家学当须与剧谈。
江南风月归诗酒,二陆相从真得友。
无人肯伴栟榈狂,为我唤回脱帽张。
邓肃(一○九一~一一三二),初字至宏,改德恭(《默堂集》卷二○《郑德恭字序》),号栟榈,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师事李纲,入太学。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作诗讽谏花石纲,诏放归(《宋史》卷二二《徽宗四》)。钦宗嗣位,授鸿胪寺主簿。尝诣金营,留五十日而还。金人立张邦昌,奔赴南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守右正言(《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五),不三月凡抗二十疏。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忤执政,送吏部。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主管江州太平观。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年四十二(明万历《栟榈先生文集》附录《栟榈先生墓表》)。有《栟榈集》二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邓肃诗,以明正德罗珊刻《栟榈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刻本(十二卷、附录一卷,残存卷一至七以及附录,简称万历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刻本(简称道光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一《栟榈诗集》(简称诗集),并酌校清曹琰抄本(简称曹抄,藏北京图书馆)等。底本文字漫漶处,则径据万历本补足。
《送成材》是宋代诗人邓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送成材》中文译文:
伯夷自愿在首阳的蕨丛中吃草,商臣不愿戴上周朝的日月冠。世人嘲笑他们,却称赞冯道守节全。纷纷闪过眼前的千万只飞蚊,何如闭目享受纯粹的日子。议论纷纷,但我门派仰仗流放的仙人。流放的仙人品德超群,射中王庭的策马,任性直率。不知道天上的仙人是否听闻,听说奸臣纷纷被辟易。秋风鞭策马匹,穿着青衫,只为了试试江南的水路。众人随从,跟随着胡须蓝袍的尹氏,家学必须与他们一起谈论。江南的风月归于诗和酒,二陆相伴,真正成为了朋友。没有人愿意陪伴疯狂的栟榈树,所以请为我喊回脱帽的张先生。
《送成材》的诗意和赏析:
《送成材》以描绘一幅时代风貌的方式,表达了对清廉节义和追求自由的讴歌。诗中通过对伯夷、商臣和冯道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不拘一格的人物和行为的赞美。伯夷和商臣是历史上的两位英雄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追求真理和维护原则的精神。冯道则代表了守护传统道德的人物形象。作者以此来批判世人对于真正品德高尚者的冷漠和嘲笑。
诗中还描绘了一幅江南的风景画面,展现了江南的秀美景色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江南风月、诗和酒成为了二陆相交的纽带,彰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一句“无人肯伴栟榈狂,为我唤回脱帽张”表达了诗人对于独立精神和不受拘束的追求,他呼唤着那个天马行空的张先生回来,与他一起追逐自由。
整首诗以抒发对清廉节义、追求自由与不拘一格精神的赞美为中心,通过描绘江南风景和历史人物的形象来展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中的对比和反讽手法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张力和表现力。
樗园谁子言殊允,作诗作贼事相等。苦心取境破天悭,妙手穿窬探椟蕴。化工意态秘自珍,讵知天定还输人。偶然漫与愁花鸟,厅绝诗成泣鬼神。此中窃亦分钩国,狡狯偷天比狐白。诛求造物不伤廉,岂复贪多须戒得。偷势终看落下乘,卑无高论皎然式。昌黎窥盗向陈编,太息佳人为钝贼。
奔逸闻千里,飞腾见九迁。禁途才咫尺,玉节屡回旋。看即自天下,催归夜席前。如怜落鸢外,为遣反驱边。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忆昔京华聚首时,大兄常念阿连痴。别来相望天涯远,长诵对床风雨诗。
歌阕樽残恨起偏,凭君不用设离筵。未趋雉尾随元老,且蓦羊肠过少年。七叶汉貂真密近,一枝诜桂亦徒然。羽书正急征兵地,须遣头风处处痊。
坐恐三更至,流年此夜分。客心无限事,愁雨不堪闻。灞上家殊远,炉前酒暂醺。刘郎亦多恨,诗忆故山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