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北兮云苍苍,辛夷落兮木叶黄。
兵佖路兮凯歌阕,渡泸归兮马汗血。
宅灵安所兮岭之西,鼓角殷地兮乌夜啼。
倏而来兮鼓舞迎将,苾芬兰羞兮冷冷桂浆。
罗拜兮堂皇,神之乐兮未央。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普州铁山福济庙祀神曲·迎神》是宋代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描述了一幅祭祀神明的场景。夜郎北方云苍苍,辛夷花凋落,木叶变黄。士兵们振奋的战歌声在宽阔的道路上回荡,他们渡过泸水回归,马背上的汗水染红了战袍。庙宇安置在灵山之西,鼓角声在富饶的土地上回响,夜晚乌鸦啼叫。突然,神明降临,鼓乐嘹亮,祭祀仪式庄重肃穆,神灵的欢愉乐曲未曾停止。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场盛大的祭祀场景,表达了对神明的崇敬和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象描写,如云苍苍、木叶黄、马汗血等,给人以视觉和感触上的冲击。同时,通过描写战士们的凯歌、祭祀庙宇的庄严和神明的降临,体现了诗人对神灵的虔诚和对神明庇佑的信仰。
这首诗词中的韵律优美,气势磅礴,表达了对神明祭祀仪式的赞美和向往。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对比描写、拟人化等,使整首诗词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祭祀的现场,感受到了祭祀仪式的庄严和神明的伟大。
总体而言,《普州铁山福济庙祀神曲·迎神》是一首气势恢宏的诗词,通过描写祭祀仪式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神明的崇敬和对神灵庇佑的信仰。诗词中丰富的形象描写和修辞手法使其充满了生动感和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双屐冲烟上泰台,欲将老眼傍天开。春深叠嶂晴看雪,雨后飞泉夜听雷。玉节攒苍烟浩渺,群山裂翠壁崔嵬。目前齐鲁何须问,千古登封只草莱。
白帝水云暗,东屯灯火归。春泥悭弊屐,山雨湿征衣。远役谅难践,胜情那得违。关城吏相笑,痴绝似君稀。
华胥氏之国,可以卜吾居,无怀氏之民,可以为吾友。眼如岩电不看人,腹似鸱夷惟贮酒。周公礼乐寂不传,司马兵法亡亦久。赖有神农之学存至今,扶犁近可师野叟。粗缯大布以御冬,黄粱黑黍身自舂,园畦翦韭胜肉美,社瓮拨醅如粥醲。安得天下常年丰,老死不见传边烽;利名画断莫挂
腊月江村霜雪凝,蓬蒿零落绕垂藤。床头浊酒迎寒尽,屋后高丘候日登。古岸人喧看野烧,小桥船发打河冰。少年结束将何事,共向东皋赌放鹰。
十三学绣傍金窗,十六梳头压大拜。色比昭阳人第一,才同江夏士无双。
绿锁窗纱梧叶底。麦秋时、晓寒慵起。宿酒厌厌,残香冉冉,浑似那时天气。别日不堪频屈指。回头早、一年不啻。搔首无言,栏干十二,倚了又还重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