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碧涵空暮天阔,落日愁人船不发。
多情何处雁西飞,凭寄天涯尺素归。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书垂柳铺壁》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远处的碧空映照着辽阔的夜幕,夕阳下的景色令人愁绪满怀,船只却无法远行。多情的雁儿飞向何方呢?只能寄托着思念之情飞向天涯,渴望早日归来。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动物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远方的天空和夕阳的景色给人以辽阔和苍茫的感觉,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船只无法启航,暗示着诗人难以摆脱困境和思念之情。雁儿飞翔的形象象征着诗人的希望和向往,但它们的去向却无法预知,唯有寄托思念之情,期待天涯归来。
赏析:
《书垂柳铺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绪与外在的景物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富有意境的画面。蓝天、夕阳、船只和雁儿等形象的运用,使诗词充满了情感和想象力。诗词中透露出的孤寂、思乡和期待的情绪,引发读者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共鸣和感受。同时,诗词中的意象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烟渚春融岸碧绡,采兰人竞唱离骚。曲终翻作无生调,听著愁魂似雪消。
芙蓉花发满江红,尽道芙蓉胜妾容。昨日妾从堤上过,如何人不看芙蓉。
直内苦吟今贾孟,自然近作欲韦陶。曩时场屋犹无恙,前辈科名许独高。诗句孰能传海内,官衔仅足诧儿曹。雁门太守何为者,为道深衣胜紫袍。
吾息乾坤之委气,吾身父母之委蜕。乾坤父母不易酬,身体发肤可轻弃。文学恨不随父终,视七尺躯鸿毛同。未容忘形礼制外,犹复假息苫庐中。万物莫移三载志,屋上有漏中无愧。蛇容有识宁受欺,鹤固非凡岂容伪。蛇为仰向鹤俯临,吾乡人始知吾心。朝誉未知乡誉重,人知不似天知深。
拟吊英雄酒一觞,二公什胆一冰霜。金人未殄将军死,宋事无成国土亡。湖上黄埃寒柏惨,沙场青血夜燐光。生刍一束新亭泪,千古兴亡说未央。
硖内收多雨,沙边惨积阴。龙吟殷地远。虹饮入江深。不作山林林去,非忧荆棘侵。经年困奔走,无力更登临。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