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子温检覆书事》

博山灰冷一星寒,散乱文书少读残。
夕饮清冰消热易,梦为胡蝶过家难。
潘郎桃树参差见,沈老腰围隐约宽。
雅量故应容嬾拙,功名同向镜中看。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次韵子温检覆书事》

博山灰冷一星寒,
散乱文书少读残。
夕饮清冰消热易,
梦为胡蝶过家难。
潘郎桃树参差见,
沈老腰围隐约宽。
雅量故应容嬾拙,
功名同向镜中看。

中文译文:
博山的灰色寒冷一片,星星冰寒;
散乱的文书只剩下残篇。
晚上喝清冰,消解炎热容易,
但梦境却像胡蝶一样难以停留家中。
潘郎(指潘岳)看见桃树参差错落,
沈老(指沈括)的腰围隐约宽阔。
大度应该包容懒散和拙笨,
功名和名利一样是在镜中观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新创作的一首七绝诗,通过描绘一系列景象和人物,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功名的思考和观察。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幅冷寂的景象,以博山的灰色和星星的寒冷来表达孤寂和冷清之感。这种寒冷的氛围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冷漠和淡然,可能是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产生了一定的疑惑和疲惫。

接着,诗中提到了散乱的文书和少读残篇,暗示了作者对于琐碎的文书和学术的厌倦。这种态度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学术体系的质疑,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个人追求和思考的重要性。

在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夕阳下的清冰和胡蝶的梦境,展现了作者对于清凉和自由的渴望。清冰消热易,可以理解为作者希望通过追求清凉和宁静来摆脱功名的热烈追求。胡蝶过家难,表达了梦境的虚幻和难以捕捉的特性,可能意味着作者对于人生追求和现实的矛盾和困惑。

在最后两句中,潘郎和沈老被提及,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潘郎象征了文人的风雅和对自由的追求,而沈老则象征了功成名就的权贵和功利的一面。通过将两者放在一起,作者呼应了前文对于功名和自由的思考,暗示了个人追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和自由的独立思考和观察,呈现出一种对于传统观念的批判和对于内心追求的呼唤。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 《君子行》

    圣人不生,麟龙何瑞。梧桐不高,凤凰何止。吾闻古之有君子,行藏以时,进退求己。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苟进不如此,退不如此,亦何必用虚伪之文章,取荣名而自美?

  • 《东轩小室即事五首》

    烹茗破睡境,炷香玩诗编。问诗谁所作,其人久沈泉。工部百世祖,涪翁一灯传。閒无用心处,参此如参禅。

  •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伤》

    (古有伤王,以崩荡之馀,无恶不为也。乱亡之由,固在累积。故为《至伤》之诗一章二韵十二句)夫可伤兮?伤王乎,欲何为乎?将蠹枯矣,无人救乎?蠹枯及矣,不可救乎?嗟伤王!自为人君,变为人奴!为人君者,忘戒乎。

  • 《次韵全真所感》

    淡交异甘醴,云雨相覆翻。二者固殊辙,终当戒多言。所遇既混肴,所防难每存。怀哉古之人,闭门或逾垣。

  • 《弥牟镇驿舍小酌》

    邮亭草草置盘盂,买果煎蔬便有余。自许白云终醉死,不论黄纸有除书。角巾垫雨蝉声外,细葛含风日落初。行遍天涯身尚健,却嫌陶令爱吾庐。

  • 《早春曲》

    青楼昨夜东风转,锦帐凝寒觉春浅。垂杨摇丝莺乱啼,袅袅烟光不堪翦。博山吹云龙脑香,铜壶滴愁更漏长。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鸾镜中影。侬家少年爱游逸,万里轮蹄去无迹。朱颜未衰消息稀,肠断天涯草空碧。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