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龙游寺南屏轩和宋宠父韵》

平日江干过,南屏首重回。
不妨图里见,曾是梦中来。
近市楼台逼,高城鼓角催。
老年知涉世,临事却衔枚。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龙游寺南屏轩和宋宠父韵》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日江干过,南屏首重回。
不妨图里见,曾是梦中来。
近市楼台逼,高城鼓角催。
老年知涉世,临事却衔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重游龙游寺南屏轩的情景,寄托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人生历程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平日在江干的经历,此次重回南屏轩,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产生了更深刻的回忆。"南屏"是指寺庙南边的屏风,诗人在这里重温过去的经历。

接下来的两句"不妨图里见,曾是梦中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记忆的模糊感。诗人希望通过再次来到南屏轩,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过去的景象,就像是从梦中回到了现实。

接下来的两句"近市楼台逼,高城鼓角催",描述了现实世界的喧嚣和时光的流转。市区的楼台逼近了寺庙,高城的鼓声和角声催促着诗人离开。这里通过现实与过去的对比,凸显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短暂。

最后两句"老年知涉世,临事却衔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领悟。诗人认识到自己已经老去,对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关键时刻却感到无措和无力,像是临近战场的士兵握紧了枪械一样。这种心境既反映了诗人个人的体验,也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过去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经历的思考。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身和人生的深入思考,让读者在共鸣中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沧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