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与江风入茂林,低低戛玉伴龙吟。
琅玕影动分清奏,鸾凤声寒得至音。
妙处成文元有节,虚中出乐自无心。
子期一听终区别,流水高山不在吟。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题啸竹轩》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以描写与江风相伴进入茂密竹林的情景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理解。
诗中的"啸竹轩"指的是在竹林中发出高亢激昂的吟唱声。诗人在茂林之中,感受到江风的陪伴,低声吟唱,似乎与天籁之音相和谐。"低低戛玉伴龙吟"这一句描绘了作者吟唱时声音的低沉和悦耳动听。接着,诗人将琅玕影动、鸾凤声寒的景象描述得细腻而生动,表现了美的细微差别和音乐的奇妙。
诗人以"妙处成文元有节"来形容自己的创作,意指他的作品在表现细节上极为巧妙,结构上也极为有章法。接下来的"虚中出乐自无心"表达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中的超然自适和无拘无束的心态。他的音乐之声源自内心的自然流露,而非刻意追求。最后两句"子期一听终区别,流水高山不在吟"表明真正欣赏音乐的人能够辨识高下,而平凡之物无法与其相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态度。通过与自然的融合和自由自在的表达,诗人传递了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以及对艺术的独特理解。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鸣与和谐。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羽驾正翩翩,云鸿最自然。霞冠将月晓,珠佩与星连。镂玉留新诀,雕金得旧编。不知飞鸟学,更有几人仙。上帝求仙使,真符取玉郎。三才闲布象,二景郁生光。骑吏排龙虎,笙歌
石槛山前吉驷游,故乡霞锦遍林丘。只今东府空遗庙,露立唐碑老树秋。
霜花一夜白,风叶满村黄。欲出岁华老,相思江水长。留枝庶鹊户,存蜜补蜂粮。想见山行处,开窗新酒香。
离离双鬓似秋蓬,惯逐沙鸥与断鸿。漂母矶头春水阔,扁舟何处系东风。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白马晚蹋雪,渌觞春暖寒。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挥犀闻妙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