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埯层阴宿雾消,冰轮初上镜天遥。
此时仙汉栏干曲,竹影梅风笑寂寥。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月下口占戏子温》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埯层阴宿雾消,
冰轮初上镜天遥。
此时仙汉栏干曲,
竹影梅风笑寂寥。
诗意:
这是一首描绘月夜下戏子温的诗词。夜幕中,浓厚的云雾逐渐散去,寒冷的月亮初升,高悬在清澈的夜空中。此刻,月光如仙汉般洒下,照亮了栏干上的戏子。竹林的影子随着微风摇曳,梅花的芬芳在静谧中传来。整个景象充满了宁静和孤寂的笑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下戏子温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画面。首句以“万埯层阴”形容夜幕下的浓云雾,而后以“冰轮初上镜天遥”描绘寒冷的月亮初升的景象。整个诗句描绘了夜晚的清冷和寂静,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此时仙汉栏干曲,竹影梅风笑寂寥”,通过对戏子和周围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意。仙汉指的是银河,暗示了月光的洒落如同仙汉一般。诗中的戏子温站在栏杆上,月光照耀下,显得更加神秘和寂寥。竹影摇曳,梅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为整个景象增添了一丝生动和宁静。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描写,将夜晚的寂静和月下戏子的情景融合在一起,给人以静谧、宁静的美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寂寞孤独的戏子温的关注和赞美,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意味深长,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草没孔明庐,尘流倚相书。家居四立壁,出驾独辕车。穷达本无择,死生良自如。镜湖三百里,处处侣禽鱼。
洪洞山前震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崔郎逃兵山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山险巇。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仓皇弃儿巅岩里,永割慈情知必死。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我知此事由衷情,不有神护安能生。儿今拜父孙拜母,一家团栾居乐土。
寂寂柴门草色新,深深云树鸟啼春。夕阳西下东流急,不见沙头唤渡人。
秪个当时发一心,通天通地总渠临。芝兰玉树今争秀,岂但一枝生桂林。
醉伴腾腾白与刘,何朝何夕不同游。留连灯下明犹饮,断送尊前倒即休。催老莫嫌孙稚长,加年须喜鬓毛秋。教他伯道争存活,无子无孙亦白头。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