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万俟持正三首》

棠垂千里翠,冠拂九重烟。
夹鬓红霞旆,摇龟浅杏鞯。
酒醒思凤语,惆怅落花前。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送万俟持正三首》是宋代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棠垂千里翠,冠拂九重烟。
夹鬓红霞旆,摇龟浅杏鞯。
酒醒思凤语,惆怅落花前。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送别场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景物,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离别的愁绪。

赏析:
首句“棠垂千里翠,冠拂九重烟。”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棠树垂下千里翠绿的景象,高冠拂动云烟的壮丽景色。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离别时的壮丽场景的感叹和遗憾。

接着是“夹鬓红霞旆,摇龟浅杏鞯。”这两句通过描绘人物形象,营造了离别时的悲凉情绪。夹鬓红霞旆意味着人物处于离别的场景,摇龟浅杏鞯则是形容鞍辔轻飘,暗示人物马上要远行。这些形象的描绘增加了离别的悲凉感。

最后一句“酒醒思凤语,惆怅落花前。”表达了诗人在酒醒后,思绪回到了离别时的场景,想起了曾经的言语和离别后的落寞心情。这句诗通过唤起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遗憾之情。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以物言情的手法,将离别的情绪融入自然景物之中,既展示了诗人对离别场景的感叹和怀念之情,又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无奈和凄凉。这种情感的表达使整首诗具有浓郁的离别意境,通过对离别的描绘,引起读者对离别的共鸣和思考。

  • 《江上晚过邻坞看花因忆南园旧游》

    去年看花在城郭,今年看花向村落。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乱后城南花已空,废园门锁鸟声中。翻怜此地春风在,映水穿篱发几丛。年时游伴俱何处,只有闲蜂随绕树。欲慰春愁无酒家,残香细雨空归去。

  • 《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缘识》

    大丈夫兮兼文武。君子能仁潜喜怒。强明非是尽周旋,满眼真如不自取。三春花卉正芬芳,发作痴迷我也狂。道德修来长不断,云从龙变解舒张。海浪无涯百川水,厚重高深难比擬。今古犹来世界宽,忻闻为善恶为耻。舟车有利便通津,斟量难事日其新。勿笑我心孜孜化,贵为人主不尊身。

  •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醉倒南山卧白云,满天诗思不胜春。黄鸡白酒真堪乐,谁道蓬蒿有此人。

  • 《如梦令》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 《游西湖次毛玉田韵》

    触目钱塘昨梦非,行春载酒忆当时。花间不辗香轮入,柳外空鞭骏马飞。落日荒山和靖墓,断云流水子胥祠。忘情鸥鹭间於我,应笑江湖客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