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居十首》

鸟息我亦倦,行行取径微。
石棱妨错足,藤蔓每钩衣。
森木各天籁,连山同夕晖。
推门吟袖冷,满带野风归。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山居十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山居的景象和内心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然的意象,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鸟息我亦倦,行行取径微。
石棱妨错足,藤蔓每钩衣。
森木各天籁,连山同夕晖。
推门吟袖冷,满带野风归。

诗词的主题是山居生活。作者在山居中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宜人的氛围,他疲倦了,但也倦于鸟儿的鸣叫。行走时,作者只需选择狭小的小径。石头的棱角妨碍着他的步履,藤蔓却时常缠绕在他的衣袖上。周围的森林中传来各种动听的声音,连绵的山峦与夕阳一同构成了美丽的景色。当他推开门户吟唱时,觉得袖子凉了,伴随着野风的归来。

这首诗词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熟悉和热爱之情。他通过描述自然界的景物和声音,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钦佩。同时,诗中蕴含着对繁琐世事的厌倦,以及对宁静、自由的向往。作者将自己融入自然中,与山水相依相伴,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力量。

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通过描绘山居的细节,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自由自在的意境。作者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山居的宁静与美丽,也可以在其中找到对繁忙世界的反思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启示。

  • 《宜阳引》

    宜阳小儿身姓窦,弟为佣,姊为后。山中岸崩压不杀,自言相有封侯法。朝上书,夕召见,生不记家犹记县。眼前喜极翻作悲,一朝富贵从天来。左图书,右宾友,兄弟贤名世希有。古来宠禄易骄奢,今人尚忆贫时否?

  • 《饭罢戏示邻曲》

    今日山翁自治厨,嘉殽不似出贫居。白鹅炙美加椒後,锦雉羹香下豉初。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平生责望天公浅,扪腹便便已有余。

  • 《次韵签判丈喜雪二首》

    鬓非丝素白,颜是酒争红。献瑞吾无与,哦诗且课功。要携藜杖出,安得冻泥通。事已空梁苑,公今亦醉翁。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涂路波吒数十州,传言送语当风流。不知脚下泥生刺,蹋著锥人脚指头。

  • 《过杨处士幽居》

    引水穿风竹,幽声胜远溪。裁衣延野客,翦翅养山鸡。酒熟听琴酌,诗成削树题。惟愁春气暖,松下雪和泥。

  •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筒》

    笼籦截数尺,标置能幽绝。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