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将交雨细时,馀花扑扑柳飞飞。
已於树底闻莺恨,更向花前送客归。
暗绿几行迎去马,乱红无数落征衣。
伤春惜别锺吾辈,此际宁容瘦骨肥。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送镇叔》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月即将结束,小雨纷飞时,残留的花瓣飘落,垂柳随风摇曳。
已经在树下听到黄莺悲伤的怨叫声,更加向花前送客归。
暗绿的柳树成行迎接远行之马,无数红花零落在旅行的衣裳上。
伤感春天,惜别离,愿这时刻容颜瘦削的人能够健康康。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以三月将交雨细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春天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花瓣飘落、垂柳摇曳等意象,展现出春天渐渐结束、气候转变的景象。黄莺的怨叫声和红花零落在衣裳上的景象,更加凸显了离别的伤感和别离时的悲凉。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离别者健康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安然归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构建,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和对美好春天的眷恋。诗中以细雨、花瓣、垂柳、黄莺和红花等春天的元素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离别的凄凉。诗人的用词简练而贴切,使整首诗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诗词的结构紧凑,意境清晰,情感真挚。通过诗人对春天景象和离别情感的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离别时的悲伤和对远方亲人的祝福。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总之,强至的《送镇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构建,以表达离别的伤感和对春天的眷恋。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构思上都具有一定的魅力,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体味到离别时的凄凉情感。
南浦维舟访,东堂抵榻眠。後期犹指日,轻别遂终天。墨妙今初贵,诗名久己传。清风如未坠,诸子更翩翩。
昔仰苏仙迹,今瞻弄玉身。岳灵朝捧剑,飙驭夜朝真。笙鹤声常近,烟霞到处新。原言承道荫,秘语慰斯民。
贺家湖东剡溪曲,白塔幽林声断续。雪中兴尽酒船空,境高地胜何由俗。谁结禅居在上方,山房屈曲随山麓。个中非动亦非静,自有白云檐下宿。
江上胥山古木阴,祠堂气象亦萧森。江云不散忧君色,山月犹明死国心。迁史简编今断缺,吴人牲酒日肥深。鄙怀异代悲忠烈,一拜威灵泪满襟。
佳人鲁山下,日弄清汉波。促弦调宝瑟,哀思感人多。咬哇秦缶击,冷落吨客歌。知音良不易,如此粲者何。
滞舟推若泥,逆水去如还。已历三辰次,才行十里间。千斯吾命薄,独尔破天悭。所赖圣贤事,其初不厌艰。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