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茂族出关西,壮气长干万丈霓。
斥鷃羡鹏舒海翼,驽骀观骥骋霜蹄。
诗才多慕谪仙逸,宦绪犹嫌梅福低。
千里霄程方策足,莫云今日是卑栖。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赠杨尉纯甫》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杨尉纯甫的赞美和敬佩之情,以及对他的祝愿和期望。
诗人称赞杨尉纯甫的家族出自茂盛之地,他们的气概高傲,壮志凌云,犹如长虹一般耀眼。他们驾驭鹏鸟在海上展翅飞翔,令别的鸟类都望尘莫及;他们骑着优秀的马匹观赏骏马奔腾起舞,仿佛寒霜下的马蹄也因此显得特别灵动。
诗人称赞杨尉纯甫的诗才多么出众,人们都羡慕得像是仙人一般飘逸自在。然而,他在宦途上的经历却使他觉得自己的荣华富贵还不够高尚。他的心追求千里霄程,渴望展翅高飞,不愿被人嘲笑为卑微之辈。
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杨尉纯甫的敬仰和崇拜之情。诗人以巧妙的比喻和意象,形容了杨尉纯甫和他的家族的雄壮气势和远大抱负。他们的风采和才华令人惊叹,但杨尉纯甫并不满足于现状,渴望超越平凡,追求更高的成就。
这首诗通过对杨尉纯甫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追求卓越和追求理想的向往。它也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卓越和追求仕途的心态和价值观。整首诗气势恢弘,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杨尉纯甫的崇敬和对理想追求的共鸣。
为从吏隐招提宿,相望城中隔几尘。云暗雨来疑是晚,山深寒在不知春。锄松得石添幽径。接竹通泉隔近邻。此去又寻三洞约,初平应怪我来频。
不妨行细输先手,自觉心粗愧撞头。局破腰间斧柯烂,洗清凡骨共仙游。
轧轧推危辙,听鸡独早行。风吹宿霭散,月照华山明。白首东西客,黄河昼夜清。相逢皆有事,唯我是闲情。
初绾云鬟,才胜罗绮,便嫌柳陌花街。占春才子,容易托行媒。其奈风情债负,烟花部、不免差排。刘郎恨,桃花片片,随水染尘埃。风流,贤太守,能笼翠羽,宜醉金钗。且留取垂杨,掩映厅阶。直待朱轓去后,从伊便、窄袜弓鞋。知恩否,朝云暮雨,还向梦中来。
年来朋旧少,大半已雕零。人物如吾子,共谓上青冥。行年才五十,叹惜负平生。忆子初见我,我意已先倾。爱子器识远,伫子功业成。纵不登要路,亦必享遐龄。贰邑曾未久,早已闻政声。方将脱选调,荣养娱亲庭。天公亦何事,于此独无情。一旦弃我去,不复见仪形。痛伤风月夜,空对
忍寒搜句意何如。正因我、腹焦枯。茶灶火慵嘘。高阳侣、元非姓卢。佳章联叠,新醅寥落,飞梦绕兵厨。新酿取来无。要亲与、梅花饯途。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