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中延阁龙图贵,天下名藩益部雄。
紫诏一开双渥泽,锦城重入五春风。
吏民望拜行尘外,父老喧迎喜气中。
犹指绣衣前蜀使,宛然绿发少文翁。
独当明主新才选,应记先朝旧谏工。
苏息两川遗惠在,抚柔千里宿心同。
旌旗每顺游人出,樽俎宁容座客空。
却恐江花寻未遍,已除刺史作三公。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送赵龙图赴成都》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禁中延阁龙图贵,
天下名藩益部雄。
紫诏一开双渥泽,
锦城重入五春风。
吏民望拜行尘外,
父老喧迎喜气中。
犹指绣衣前蜀使,
宛然绿发少文翁。
独当明主新才选,
应记先朝旧谏工。
苏息两川遗惠在,
抚柔千里宿心同。
旌旗每顺游人出,
樽俎宁容座客空。
却恐江花寻未遍,
已除刺史作三公。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送别赵龙图赴成都而创作的。赵龙图是禁中延阁的重要官员,他被紫诏任命为成都的官职。这意味着他将重返锦城,这座有着五代历史的城市。在他离开的时候,人们都希望拜见他,尤其是老年人,他们为他的离去而欢呼雀跃。诗中还提到了蜀地的使者,形容他像绿发的少年文翁一样。赵龙图被选为重要官员,这是因为明君重用他的才能,他也应该记住前朝那些勤谏的官员。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赵龙图的亲切之情,他希望他能顺利地履行职责,同时也希望他能保持对两川地区的恩惠,并守护那里的人民。然而,诗人也担心江南的美景没有被赵龙图完全欣赏到,因为他已经成为了刺史,身份地位更高。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当时宋代官员赴任的场景,并表达了作者对赵龙图的祝福和关切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出对赵龙图的赞美和期待。诗人以锦城重入五春风、父老喧迎喜气中等描写,展示了人们对赵龙图的热切期盼和喜悦之情。同时,通过将赵龙图比作宛然绿发的少年文翁,赋予了他年轻有为的形象,强调了他的才能和前途。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明主的赞扬,认为他能够选拔优秀的新人,同时也应该珍惜前朝那些勤谏的官员。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忠诚和才能的赞美,以及对离别和未来的思考。
商山留滞再经春,吟爱仙娥最出群。若有精灵念迁客,暂来河北作行云。
泽畔元非慕独醒,散人一饮费经营。也知世少苏司业,安得官如阮步兵。醉著面颜惊少壮,浇余胸次失峥嵘。更阑莫厌残灯火,卧听空廊络纬声。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只鸡敢忘桥公语,下马来寻董相坟。冬月负薪虽得免,邻人吹笛不堪闻。死生契阔君休问,洒泪西南向白云。
岁俭心非俭,家贫道不贫。谁知天地内,别有好乾坤。
浇书满挹浮蛆瓮,摊饭横眠梦蝶床。莫笑山翁见机晚,也胜朝市一生忙。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