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寄晋陵船,东南第一泉。
出瓶云液碎,落鼎月波圆。
正味云谁别,繁声只自怜。
要须茶品对,合煮建溪先。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惠山泉》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惠山泉》
封寄晋陵船,
东南第一泉。
出瓶云液碎,
落鼎月波圆。
正味云谁别,
繁声只自怜。
要须茶品对,
合煮建溪先。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泉水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泉水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诗中通过对泉水的形容,探讨了泉水的源头、特点和美感,以及与茶的关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泉水的景象,展现了泉水的魅力和独特之处。首先,诗人将泉水称为“东南第一泉”,突出了它在当地的重要性和地位。接着,诗人用生动的词语描绘了泉水的特点:“出瓶云液碎,落鼎月波圆”,形象地表达了泉水喷涌如云破碎,落下如圆月波纹的景象。这种描写使人感受到泉水的清澈、活泼和美丽。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探讨了泉水的味道和声音。他问道:“正味云谁别,繁声只自怜”。这句话中的“正味”指的是泉水的味道,诗人询问泉水的味道究竟是什么,以此突出泉水的独特之处。而“繁声”则指的是泉水的声音,诗人表示只有自己能够欣赏到泉水的声音之美。这种对泉水的味道和声音的探讨,增加了诗词的层次和趣味。
最后两句“要须茶品对,合煮建溪先”,将泉水与茶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泉水的价值和用途。泉水被诗人视为煮茶的上好之水,他认为要品味好茶,就需要用泉水来煮。这种将泉水与茶相结合的意象,呼应了中国茶文化中对水质的重视,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泉水的珍视和对茶文化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泉水的描绘和探讨,展现了泉水的美丽与独特之处,同时也融入了茶文化的意象,使整首诗具有了一种雅致和韵味。
电光撩眼烂生寒,撒米攒星有是观。但得灯浓任月淡,中天尽好付谁看。
习家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已爱治书诗句逸,更闻从事酒名新。庭芜暗积承双履,林花雷飞洒幅巾。谁见柰园时节共,还持绿茗赏残春。
乳花翻椀正眉开,时苦渴羌冲热来。知味者谁心已许,维摩虽默语如雷。
诗卷舞西风,翩然入眼中。健回追电马,清落唳霜鸿。遗我宝吴缟,逢人称相红。但存山上果,谁道剥为穷。
平生所闻宋华子,病忘乃与知道邻。老夫历尽世间事,始觉此公真可人。
金仙入汉梦,始闻佛法东。梁武好尤笃,上下争尊崇。寻译到李唐,伽蓝栋宇充。煌煌五千卷,披读未易终。楞严明根尘,金刚了色空。圆觉祛禅病,维摩现神通。四书皆等教,真可发愚蒙。我常日寓目,清晨课其功。油然会心处,喜乐浩无穷。寄语看经人,勿堕文字中。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