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驱日昼如燔,万里焦原草木乾。
旱雨骤晴还作热,炎风寡势岂成寒。
渴思沆瀣朝餐美,坐想凌兢迹到难。
汗浃肌肤空秉箑,浪将霜雪拟轻纨。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次韵邱秘校程苦热》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羲和驱走白日,白天如同被火烧,万里原野的草木干枯。干旱的天气突然转为晴朗,炎热的风势丝毫没有减弱,怎么能变成寒冷呢?口渴的思绪涌上心头,早餐美味在脑中浮现,坐下来想着努力奋进的足迹,感到困难重重。汗水浸湿了肌肤,空手持着箬席,就像海浪模仿着轻盈的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极度炎热的天气,以及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思考和感受。羲和是太阳神,驱赶白日表示天气异常炎热。整首诗以炎热的气候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炎热的困扰和对凉爽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美食和奋进精神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极简的文字描绘了炎热的夏天,通过对天气的描绘和自身感受的反思,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羲和"和"炎风"等形象的运用,使得诗词更具象化和生动感。作者通过对口渴和美食的描述,突出了对凉爽和满足的渴望,同时在"坐想凌兢迹到难"的句子中显示了作者对奋进精神和努力的追求。
整首诗以炎热的气候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舒适、满足和奋进精神的向往。这种对天气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思考,使得诗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情感共鸣,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的深度。
今日到桐庐,登堂拜寿母。□□□□□,□□□□□。人间富豪儿,吾事弗如汝。汝纵□□□,□□□□□。□□□□□,□□□□□。
石,石,阴黑,阳白。岸胚胎,山骨骼。天地鎔铸,鬼神刻画。鲲鲵张怒眼,虎兕交斗额。敲如温玉声清,洗似精钢色碧。花边矹尔尽奇品,林下礴然无俗格。冰霜惨冽坚操不移,尘土昏冥孤标自隔。峣矹独立见到侍中家,磊落群居在牛丞相宅。昔时大士常命汝曰听徒,今日衰翁且对君为佳
醉日昔闻都下酒,何如今喜折新茶。不堪病渴仍多虑,好向灉湖便出家。
茅屋三间书掩扉,遮藏足得讼前非。雨馀燕踏竹梢下,风动蝶随花片飞。闲自钩帘通野色,时因酌酒见玄机。思乡化作身千亿,底事柳侯深念归。
陇头水,千古不堪闻。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细响风凋草,清哀雁落云。
澹景微阴正送梅,幽人逃暑瘿楠杯。水花移得和鱼子,山蕨收时带竹胎。啸馆大都偏见月,醉乡终竟不闻雷。更无一事唯留客,却被高僧怕不来。佳树盘珊枕草堂,此中随分亦闲忙。平铺风簟寻琴谱,静扫烟窗著药方。幽鸟见贫留好语,白莲知卧送清香。从今有计消闲日,更为支公置一床。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