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日夜催春老,不顾愁人鬓欲华。
堂上自来相熟燕,树间犹有未飞花。
诗篇闲里曾无数,酒盏生前亦有涯。
传语东风且从款,苍颜更畏数年加。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暮春感怀》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和自己的感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声日夜催春老,
细雨声声催逝去的春天,不顾忧愁之人正在变白的鬓发。
不顾愁人鬓欲华。
即使忧愁的人正处于青春年华,也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
堂上自来相熟燕,
燕子们在堂上自由自在地往来,似乎对这个地方非常熟悉。
树间犹有未飞花。
树枝之间还残留着尚未飞舞的花朵,春天的气息仍然存在。
诗篇闲里曾无数,
在闲暇之余,曾创作了无数的诗篇。
酒盏生前亦有涯。
即使是酒杯,生命也是有限的。
传语东风且从款,
传递消息的东风,请你暂时温和一些。
苍颜更畏数年加。
苍老的面容更加畏惧岁月的累积。
这首诗词《暮春感怀》透过描写雨声、燕子和花朵等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担忧。诗人意识到岁月不等人,即使是忧愁之人也无法阻止年华的老去,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成为他内心的思考。
诗中的燕子象征着春天和生命的活力,它们自在地在堂上飞舞,与人们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树间残留的未飞花朵,则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时间的不可逆转。
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创作的诗篇和生命的有限。他曾在闲暇之余写下了无数的诗篇,但他也意识到生命像酒杯一样有限,不论是诗篇还是生命都有着不可逆转的终点。
最后,诗人请求东风暂时温和一些,暗示自己对时间的流逝有所畏惧,希望岁月能温柔对待他,不要让他的容颜过早苍老。
整首诗词以寥寥数语表达了诗人对光阴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担忧,以及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命的有限,诗人唤起了读者对时间流逝的共鸣,并引发对生命的反思和珍惜。
向来不识中团寺,一自移家得屡过。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惟看万树谷,不见一枝开。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尝令湖城,晚得儿子古桂,因为赋此添盆瓣喜万家传。满意掷金钱。仙果休嗔生晚,灵椿最得春偏。隆颅犀角,丹砂一指,玉润松坚。看取翰林枝叶,却如东海当年。
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一盏昏灯北窗下,腐儒未辍读书声。
江南冬十二月,溪上梅三两花。载取小舟香影,月明自棹回家。
雪睛风劲晚来冰,楼上奇寒病骨惊。雀啄空檐银笋堕,鸦翻高树玉尘倾。青帘闪闪千家静,黄帽亭亭一水横。坐久天容却温丽,一弯新月对长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